包拯喝了一大口酒,“那一路啊!他们兄妹才多大,从雄州到汴梁有多远?沈卞,你该庆幸你有个好儿子,他背着果果来了汴梁,然后一步步的走到了如今……如今的大宋变了,变得自信,变得凶狠。”
“如今的大宋和辽人平起平坐,大宋外患平息,这里面安北功劳不小。”
“这孩子是个有心的,他用功劳为你换取了今日的尊荣,让你能青史留名,为人父者,沈卞,你可含笑九泉了。”
“沈卞,你安心的去吧,剩下的就交给老夫了,老夫会看好他们兄妹。”
沈安躬身。
包拯仰头干了壶里的酒,大笑着远去。
沈安跪在墓前,低声道:“不知道您去了哪里,不过我想该是天堂。我会看好果果,让她一生无忧。您一定会记得大宋,那么我会看好大宋……直至那些威胁全部被消除。您……安心去吧。”
他不知道那位父亲是什么来历,但凭着那些话,他就有了些猜测。
沈卞急切的想鼓动大宋重振军备,可却被视为异端。
“这个大宋……你说什么都是白费劲,最好的法子就是慢慢的磨,一点一滴的把自己的想法磨进去。”
“如今大宋安好,该是如您所愿了。”
沈安起身,“我会继续努力,直至那个你所希望的大宋出现。”
他转身离去,身后夕阳落在衣冠冢上,金黄一片。
……
随后就是供奉牌位,沈安带着果果去了大相国寺,随行的赵五五带着芋头。
“见过沈郡公。”
住持很客气,沈安微笑道:“先父之事倒是劳烦了诸位,沈某感激不尽。”
“哪里哪里。”
住持的笑容中带着些许期待,稍后牌位摆好后,更是召集了群僧一起做法事。
这等规模的法事要做不少天,但沈家事先没这个要求,所以随行的赵五五好奇的道:“郎君,他们很客气呢!”
“是啊!”
在许多时候,客气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