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不公开,议事的内容、过程和结果都不能随意向外界透露。会议主席不得在会议上发表讲话,所有代表们都必须恪守保密的规定,不向外界泄露会议的情况。制宪会议的代表们必须和民众保持着应有的距离……”
在道出这个要求之后,李子诚看一眼袁世凯,袁世凯同意举行制宪会议,以此交换江苏搁置省宪案,但在制宪会议代表上,他却有他的要求,也正因为这个要求,才使得他们两人有之前那番沉默。
袁世凯不反对国会两院投票选举出制宪委员会,他们将作为制宪代表参于制宪,而各省也必须派出新的制宪代表,对于各省代表,袁世凯并没有反对李子诚提出的不以各省人口多少,而以每省三名代表的名额限制,可随后袁世凯却提出要这三名代表,必须要由各省将军指定,也正是在这个问题上,两人发生了根本性的分歧。
在李子诚的口中,制宪代表必须由省议会选举产生或者民众选举产生,因为他们代表的是本省民众在制宪会议上发出声音,这是最起码的常识。而在袁世凯看来,两院选举的国会议员组成的制宪委员会,已经代表了民众的声音。当然,他没有忽视民众的声音,至少按照袁世凯的解释来说。
“我们必须要照顾到地方,照顾到那些将军的情绪,如果制宪会议把他们扔到一边,那到时不知会出什么乱子!”
似乎他也是为国家考虑,可相比于李子诚通过国社党控制着半个国会,袁世凯却通过任命的亲信为各省将军,控制着大半个中国地方政府,其便可以通过这种“任命”产生的制宪代表,进而可以影响、左右未来的制宪会议。不说这违背了最初的意愿,单是其企图控制制宪会议的企图,就不是李子诚所能接受的,因此才有了先前的沉默。
而现在,在打破沉默之后,李子诚并没有去提及如果选定各省代表的事情,而是提到另一件事——“隔离”,将会议隔离。
“没错。就是隔离,从而避免他人,尤其是民众的讨论,影响到制宪会议以及各方的代表!从而使各方代表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