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这就是他。”
袁克定与杨度走进射击场,杨度和蔡锷到是故交,当年正是杨度推荐蔡锷来京,而现在他们自然知道蔡锷在远征军内的处境。。
蔡锷与袁克定杨度打招呼。众人走到一张桌子边坐下,有侍者端上茶来。
袁克定问蔡锷:
“松坡兄,生气了?”
“没有,没什么好生气的。”
“那就好,那就好。”
杨度也说道:
“松坡,你曾言,要建立一支一意国防的国家军队,现在远征军即将开拔,您不会为这一点小事就放弃吧?”
“我并不想放弃,可这件事如此窝囊,军中的一些旧习太重,我确实无能为力了。”
何止是无力,简直就是无奈,在筹备处中,除去韩武全力配合他外,其它人大都是对其暗中抵制,无法展开工作的现实,为实让他苦恼。
听他这么一说,遵照老头的要求,从蔡锷进京以来,就对其百般笼络的袁克定便连声宽慰道:
“松坡,事情可以慢慢来。”
蔡锷摇了摇头:
“大公子,事情不是您说的那么简单!现在远征军出征在即,若是因主官失和,而导致远征军战局失利,损害国家声誉,那与其如此,还不如就此辞职。”
一见蔡锷要辞职,袁克定连忙忙说:
“不急,不急,你再考虑考虑。”
没能说服蔡锷的袁克定回到居仁堂,不免在袁世凯面前发牢骚:
“这个蔡锷还真是不堪重用,受了一点委屈,就撂挑子不干,早知道这样,就不该任命他为远征军的司令!这个司令给谁当,谁不欢天喜地的!他到好,姓徐的一不配合,他就要辞职!”
儿子的话,到是让袁世凯凝眉沉思:
“蒋百里,蔡松坡,两位日本士官学校最优秀的学生,一个办保定军官学校开枪自杀,一个进这远征军却要挂冠辞职……克定,这里面大有文章啊。”
“大爷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