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那样,尽管不敢插手”舆论自由”,可是却通过只看一份报纸的方式去”掩耳盗铃”。
“你看这几份报纸才有意思呢!”
叔祯又拿出几份报纸来。
“这是另外几份报纸。你看一下他们的头版。比比看。”
“静雪,我不看了,你想说什么,只管说好了我听着。”
“二哥,这些报纸,这些报纸看似没什么关联。可奇怪的是:这些报纸的头版都报道临城劫车案。在指责山东地方绥靖不利的时候,又指责内务部未履行内务部绥靖之责。要内务部总长魏子栋引咎辞职。这剿匪不都是陆军部的事情吗?怎么又挨到内务部的事了?这到底是咋回事?”
听到妹妹这么一说,袁克文这才把两张报纸放在一起,仔细对比着看下去,一比下去,可不是嘛!所有的报纸虽说版文不同,但内容却极为相似,尤其是对内务部未行绥靖之责的指责上更是如此。
之前,袁克文却是没有注意,而现在袁叔祯在看到这些报纸上的内容之后,立即在第一时间意识到问题,这件事只怕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虽说妹妹觉得事情有些可疑,可她却想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张报纸上,对于内务部未行绥靖地方之责一事,版版篇篇一片咒骂声,外国人骂,中国人骂,连一些国会议员也说三道四。
“这是怎么回事?”她想不明白,便拿着去找二哥。
袁克文把那些报纸对比着看了一番之后,指着那张外边发行的报纸问:
“这报纸你看几天了?”
“好几日了,这报纸上,最近几天,都是说内务部的事,反正都是把临城劫车案的事朝内务的身上推。哥,你说这事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袁克文的眉头一皱,点点头,却是没说话,他隐约能觉察出这件事中似乎有着什么阴谋的味道。
“二哥,”
叔祯又拿着报纸问道:
“你说,这报纸上说的,当真是实话吗?这绥靖地方当真是内务部的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