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让人大跌眼镜。
萨拉热窝事件发生时,塞尔维亚的宿将拉多米尔·普特尼克将军,正在奥匈帝国境内修养。
结果两国的之间的战争发生之后,这位将军成了战争中的第一个俘虏。
奥匈帝国皇帝弗朗次·约瑟夫却亲自下令释放了普特尼克。
回到塞尔维亚之后,这位老将被塞尔维亚国王任命为总参谋长,实际上统帅塞尔维亚的军队,与奥匈帝国作战。
奥匈帝国的波黑总督,波蒂奥柯雷率领两个集团军,总数19万人从西面进攻塞尔维亚。
国际上本来猜测塞尔维亚很快就会被奥匈帝国占领,毕竟双方军队总数虽然相差不大,塞尔维亚军队总动员之后,总数为20万人。
但是奥匈帝国负责西线进攻塞尔维亚的两个集团军,是奥匈帝国的主力集团军群,常备军中的精锐,相比于塞尔维亚军队里刚刚征召的士兵,无疑占有更大的优势。
战斗的结果让人意外,8月12日正是皇帝约瑟夫·弗朗次皇帝的生日,南线传来了战败的消息。
加大尔之战,奥匈帝国第六集团军败退,导致第五集团军仓皇退回国境。
奥匈帝国大丢脸面。
“希腊的东南面,保加利亚方面目前的态度不明,同盟国和协约国都在极力争取保加利亚,想把它拉入己方阵营”
“据传言,保加利亚原本更青睐同盟国一方,只是奥匈帝国的败退,让他们有些迟疑”
君士坦丁随即指着君士坦丁堡,向维尼泽洛斯说道:“至于奥斯曼帝国,据说他们正在筹划一次高加索远征,以便于牵制南方的俄军,缓解德国的压力”
说罢,君士坦丁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大箭头,从小亚细亚内陆指向高加索,指代奥斯曼帝国军队的动向。
“奥斯曼帝国的军队经过动员之后,大约有60-70万人,色雷斯附近靠近君士坦丁堡,驻扎着两个集团军,大约20万左右”
讲解完这一切,君士坦丁丢下地图,看向维尼泽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