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其他三名地主代表,弗里奥尼、托普塔尼、维尔拉契,也纷纷点头附和法罗安的建议。
“王储殿下,只要您能同意阿尔巴尼亚语可以用于教育和出版,我们可以同意让阿尔巴尼亚语,以后只能用希腊字母拼写”杰马利无奈道。
这样的妥协,也是出于无奈。
一来,阿尔巴尼亚人并不齐心,现在这些大地主撇开阿尔巴尼亚的民族主义势力,已经和希腊政府单独达成交易。
二来,在1878年的俄土战争中,由于当时的阿尔巴尼亚民主主义者错判了形势,他们以为奥斯曼帝国必然会在俄国及其斯拉夫盟友,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的联合打击下,从此一蹶不振,正是他们阿尔巴尼亚争取独立的好机会。
于是,在俄罗斯与奥斯曼帝国鏖战时,阿尔巴尼亚民族主义者趁奥斯曼帝国无暇顾忌阿尔巴尼亚时,在普里兹伦同盟的组织下,阿尔巴尼亚民族武装,开始进行打击奥斯曼帝国在阿的政府机构,拒绝交税等起义活动。
结果俄奥两国的战争结束后,1881年柏林会议时,形势大反转,几乎所有的国家,都站在反对俄罗斯的一边,力挺奥斯曼帝国。
奥斯曼帝国从战争中腾出手来后,自然是饶不了这些落井下石,背后捅刀子的家伙,毕竟,叛徒比敌人更可恨,血腥地镇压了阿尔巴尼亚的独立活动。
当时的阿尔巴尼亚民主主义者组成的联盟,同时也是这次起义活动的主要领导者-普里兹伦同盟,其成员几乎被奥斯曼政府屠戮殆尽,一共两三千人,或是直接被杀,或是死于牢狱,只剩下一些小鱼小虾,成不了什么大气候了。
阿尔巴尼亚地区,总共也就那么二三十万人呀。
精英阶层几乎被消灭干净了。
托奥斯曼人的福,希腊接手阿尔巴尼亚时,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反抗-刺头都被清剿干净了。
以杰马利为代表的民族主义者,实力正处于最低谷,实在是没有太多有分量的筹码,与君士坦丁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