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系统,也会尽可能地独立运行,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影响”
其实改革的三条目标之间,都是有关联的。
像是税收改革,如果没有廉洁高效的收税机构,选择操作困难的比例制征税,弊大于利,还不如选择等额纳税制。
因为他操作简单,税收了多少,还有多少没缴纳,算一算人数和总额,就知道了,反正每个人缴纳的税款都是一样多的。
司法机关的混乱,也是受到了官员任免制度的影响。
由此,原本由财务危机引发的政治危机,导致了现在的政府全面改革。
看到大家都赞成司法改革,这次改革磋商获得了大家的认可,君士坦丁也松了一口气。
总体来说,各个阶层都是有舍有得。
公务人员团体将会受到限制,逐渐效仿英国的文官制度进行改革,作为补偿,他们会有退休制度。
中下层贫民获益最大,他们总算不用像以前一样,没听到加税的新闻,就感到不能呼吸的重担了,因为税收改为了比例纳税制。
相对来说,新兴的资产阶级,在以后将会成为纳税的重要来源,不过他们也得到了补偿,社会中的话语权加强,司法系统将会得到改革,他们以后经营商业的成本将会降低。
改革意见中充满了妥协。
在各方的努力下,政府勉强和社会各界的代表们达成了一致的意见。
40多名代表离席后,乔治国王、君士坦丁、和亚历山德罗斯首相,三人不由得松了口气,这个危机总算是应付过去了。
在送首相回官邸的路上,亚历山德罗斯首相感激地向君士坦丁道:“殿下,多谢您的支持”
这场危机看起来解决的很容易,把各界代表召集来商议后就解决了。
其实王室这么做,是很冒险的。
尤其是果断地调动军队,强行维持秩序的举动。
万一大家的分歧尖锐,迟迟不能达成统一意见,整个国家可能会陷入内战和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