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希腊的罗马之路 > 第142章诺贝尔奖

第142章诺贝尔奖(2 / 4)

的善举,也是少之又少。

苏菲自从接手皇家教育基金会的管理工作,成为基金会的会长后,发自内心地喜欢这个工作-资助成千上万的孩子,尤其是家境贫寒的孩子,来到学校中接受教育。

至今为止,希腊接受基金会的赞助,完成初步学业的学生,数量已经超过18万,还有12万正在小学中接受初等教育。

这份工作带来的自我满足感和成就感,让苏菲王储妃哪怕是不拿工钱(苏菲,在基金会的工作没有工资),也总是能精力旺盛地投入到基金会工作中去。

由于数年从事教育事业,苏菲在希腊社会中声誉卓著,竟隐隐有压过君士坦丁的趋势,尽管他亲自率领军队,在战场上打败宿敌奥斯曼的军队。

希腊的报纸上,赞誉苏菲王储妃的话语甚多,诸如“圣母玛利亚一样的女性”“智慧之光”云云。

更让君士坦丁吃味的是,还有报纸评论,君士坦丁王储率领的希腊军队,能在战场上打败奥斯曼,是因为王储妃苏菲。

很明显,这样的说法,是受到希腊民间故事的影响:希腊民间流传的传说-当一个名为君士坦丁的希腊国王,娶了名为苏菲的王后时,就会再次统治那座与他同名的城市(指君士坦丁堡)。

(苏菲(sophy)在希腊语中,有“智慧”“贤人”的意思)

苏菲从事的基金会工作,主要目标就是资助学生完成学业,让希腊人更是将苏菲和希腊语中sophy的含义,联系起来。

诺贝尔下定决心用自己的财产,设立奖项,也有部分原因,是受到基金会举动的启发。

对于从事教育事业的苏菲王储妃,诺贝尔本人也非常敬重。

在看到基金会的善举后,诺贝尔认为自己那些“带着鲜血”的财富,用来做一些有益于整个人类的事业,会很有意义。

虽然他的财富与基金会相比相形见绌,但也可以发挥出独特的价值来-奖励和帮助那些人类社会中最聪明的脑袋。

由于长期从事教育文

最新小说: 抗战:天下第一孔二楞 顶级大昏君 三岁奶团下山:绝嗣皇帝爹有崽了 穿成假太监:后宫太乱,皇帝跪求我平乱 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 我不是袁术 家父雍正,我是乾隆? 归流 空降1630 抗战之这个杀星才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