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几天,科考正式结束,学士们一个个欢天喜地的出来。
为何?
因为此次四书五经考核的难度,太低了!
几乎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些把握。
而对于这一点,宋濂等一众国子监大学士询问朱栩,这样会不会太松散了。
因为降低考试难度,就意味着上榜考生的质量会降低。
朱栩并未多做解释,直接给出一句:“等第二轮。”
宋濂等人将信将疑,文武百官乃至皇帝,都在关注这件事。
因为第二轮考试,才是此次改革的重头戏。
结果到了考试当天,很多人直接裂开。
“哼!连赋税田帐都分不清,还好意思报名政学院,淘汰!”
“百骑司都不知道干嘛的,兄弟,你不会是来搞笑的吧?”
……
前来参加第二轮考试的士子,有一半都选择报名了政学院的考试。
因为所谓政学院,其实就是没改革之前的科举模式,专攻政治的,未来能当大官。
结果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很多人连最基础的从政常识都不知道!
这要是招进来从头培养,等他们上任派上大用场,得等到猴年马月?
一时之间,朝中大臣纷纷对朱栩刮目相看。
他设置的第二轮考核内容,直接是把一堆不靠谱,但功利心重的人全部踢出在外了。
而那些选择其他学院的学士,皆是惊呼,这次专业对口了啊!
于是就产生了一大批神奇的现象,很多一轮考试成绩优异的,反而没被录取。
而最终被录取的,都是往下一批,既有学识,还有才干特长的人。
对此,百姓们不仅没有抱怨,还纷纷夸赞这次改革的改的好!
因为他们的压力减轻了,孩子也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寒门更容易崛起了!
但勋贵们就恨的牙根儿痒痒了。
为何?
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