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臣都已经大震动了。
李善长更是直接质问道:“景国公,四书五经作为历来的传统,延续到现在已经千百年,曾开创过贞观盛世,你凭什么质疑?”
这句话也是群臣的心声。
四书五经作为科考圣经,上可以追溯到隋朝,在唐朝时期更是被发扬光大,被历史验证过。
而现在朱栩竟然说四书五经不好?
这不就是一句笑谈吗?
如果真的不好,哪来的大唐盛世?
于是所有人都认为朱栩只是在空谈,心中也愤愤不平了起来。
但随即,朱栩面色不改,赫然开口道:“并非质疑,只是不应该将它神化。”
“我且问一句,在座都是大明的国柱重臣,那么谁又是通过高中状元,走到今天这一步的?答案是没有!”
“甚至,那时候连科举都没有!这就充分说明,真正的国之栋梁,根本就不是传统科举选拔出来的!”
朱栩的话震得众人耳聋发聩。
紧接着,心中翻起惊涛骇浪!
是啊。
在座的各位,又有谁是因为高中状元走到今天的?
他们那个年代的每个人,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外加机遇走到今天。
而纵观历史上的国之重臣,包括他们提到的唐朝在内,大部分都不是通过科举出身。
徐茂公、秦琼、尉迟恭……
每一个人都和他们一样,都是通过自己的擅长的本事,加上运气才走到巅峰!
朱栩此言从他们自身出发,直接是将他们反驳的哑口无言……
“好,说的好!”
忽然,龙椅上的朱元璋开口,眼中亦是满满的欣慰。
朱栩的想法,与他不谋而合,他虽然也认同科举制度,但总感觉差了点什么。
如今经过朱栩这么一提醒,这才想起来。
差的就是实用性啊!
四书五经固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