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衮的家世稍微差一点之外,杨绾、崔佑甫这些人都是世家大族的子弟,他们也都是进士及第出身,是靠实力爬到今天这个位置的,当然看不起宰相派那些靠溜须拍马、逢迎阿谀爬起来的宰相派中人,更加看不起阉党那些无根无后之人,试问他们又怎么会放下身份与这些人联合?
崔佑甫对李适说道:“殿下,下官明白殿下的想法!无论我们三方现在哪一方主政,都无法改变大唐颓废的局面,而今似乎只有摄政王有这个能力。首先,摄政王在朝廷和军中有很高的威望;其次,摄政王的手段您也看到了,试问殿下、元载和俱文珍那些人有这样的本事?再次,摄政王有整个西秦做后盾!如果我们三方联合起来,是可以对摄政王的权利进行牵制、甚至可以把他赶回西秦,但是如此一来,大唐怎么办?朝廷怎么办?外面那些藩镇们怎么办?陛下让摄政王回来就是想借他的才能和实力挽救大唐的危局,如果我们与摄政王对抗,那就不是在为大唐,而是在害大唐。殿下无须担心自己的权利和继承权出现问题,如今陛下还在、大唐宗室们还在,还有许多忠诚于皇室和朝廷的大臣们都在,只要殿下不犯大错,摄政王不能也不敢把殿下怎样,摄政王是一个要面子的人,他怎么会不爱惜自己的羽毛?他最多也只是做一个曹操,但他却比曹操有情义,这一点世人皆知,如果他想当皇帝,这天下早就不姓李了,殿下想一想是不是这样?”
杨绾听了这话大怒,指着崔佑甫大骂:“姓杨的,你到底是哪一边的?居然帮着赵子良说话了,枉费殿下这么器重和提携你!”
“我说的是实话啊!”崔佑甫说完,对李适拱手下拜:“殿下,下官对殿下的忠诚可鉴日月,请殿下明鉴!”
李适看了看崔佑甫,起身把他扶起来,叹息道:“起来吧,你说得也有道理,但是就算本宫什么都不做,只怕也有人不想让本宫过安稳日子啊,当年皇祖父在做太子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李林甫和杨国忠放过他了吗?”
这时常衮说道:“殿下,微臣觉得崔大人说的也不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