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大唐将军烈 > 第780章 举贤不避亲

第780章 举贤不避亲(4 / 5)

发生高原反应,放慢行军速度就是要让将士们有充足的时间适应,高原反应其实也是水土不服的一种现象,将士们要适应当地水土,是需要时间的!让我的亲兵队去做探马的事情是因为他们有高原侦查的经验,他们比其他人都更容易适应!”

李晟道:“原来如此,看来大帅早有打算,末将心里就有底了!”

这次行军,为了迷惑吐蕃人,在出发之前赵子良特意让各级将校多举旌旗,把原本只有十万人马的大军伪装成二十万大军,同时每日扎营生火造饭时增加一倍的火灶数量,用这些手段来迷惑吐蕃的探哨。

侦骑探马在探查敌军规模和兵力数量时,不可能靠得太近,靠得太近了容易被发现,因此探马在探查时一般选择的距离和位置既要隐蔽又大致能看得见敌军军营或队伍的情况,但是却不可能看得太清楚,要判断一支规模庞大军队的大致兵力人数,不可能一个个去计算人头数量,一般有几种办法:第一是查看旌旗的数量,因为每一个编制的作战单位的旌旗数量都是有定数的,吐蕃人与唐军打仗不是第一次,早就清楚了唐军的编制,这是探查敌军军队在行军过程中使用的一个最有效的办法。

第二个办法就通过计算敌军在野外宿营搭建的营帐数量和整个营地的占地面积来判断一致军队的兵力数量。

第三个办法,等敌军走后,侦骑探马前往敌军之前的宿营地计算灶垒数量,以此来判断敌军兵力数量。

最后再把这些手段探查的结果进行对比,进行综合判断,如果都对得上,就大致可以确定敌军的兵力规模了,但是如果进行对比之后有出入,那就说明敌军使用了迷惑的手段,而如果要探查敌军的兵种组成,也是可以通过旌旗的颜色、大小和形状进行辨别和计算的,但是如果敌军真要布置迷惑的手段,必然会进行周密的布置,不容易被发现,除非近距离观察或潜入敌军营地内部才有可能探查到虚实,但是一般的侦骑探哨都没有这个本事,毕竟人家的警戒探哨和巡逻、岗哨都不是吃素的。

赵子良

最新小说: 大明:靖难!我摸尸杀敌捡属性,无敌了 侯门第一纨绔 be后,男主们全都重生了 人在民国,从巡警到最强军阀 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 荒年卖女儿?我反手掏出肉肉肉肉 三国之风起辽东 陛下投降吧,六皇子大军压城了! 开国皇帝的小公主 水乡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