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微臣有一个建议,想个办法让郡主与犬子见个面,先不告诉他们双方关于婚事的事情,如果他们能谈得来,对上眼了,这桩亲事就可以定下来,微臣和陛下娘娘都乐见其成,如果他们谈不来,那么就此作罢,陛下也不希望自己的郡主嫁入微臣家中受委屈是吧?”
玄宗见赵子良虽然没有直接答应,却也没有直接推脱,反而还考虑得很周全,因此很是高兴,当即同意道:“如此尚好!既然这样,今日已经是腊月十九,距离过年也没几天,等过了年,明年上元节是个好日子,子良在上元节之前把赵霆带来长安,那时朕再安排此事,你看如何?”
赵子良道:“陛下圣明,微臣想问问,这宜宁郡主的生母是?”
玄宗笑道:“宜宁郡主的生母是宫人张氏!”
赵子良恍然大悟:“哦!”
次日,玄宗与大臣们经过一番商议之后诏谕尚书省给颜真卿回信,否决第二条,把第一条修改,改成让吐蕃嫁公主到大唐,至于第三条在谈判刚开始要否决,随着谈判的进行,可以略作让步,商定每年给吐蕃出口一万斤铁器,如此一来吐蕃虽然可以大唐购买到铁器,但每年得到的铁器数量有限,无法大规模打造成兵器甲胄装备给军队。
赵子良从华清宫出来,回到长安的家中当即给陈清莹和聂三娘分别写了一封信,在给陈清莹的信中说皇帝看上赵霆了,想把宜宁郡主许配给赵霆,不过这事还不知道能不能成,总而言之,既然赵霆的婚事都差不多有眉目了,而作为老大的赵雷的婚事也应该立即提上日程,总不能让弟弟成亲在哥哥的前头吧?于是他在信中告诉陈清莹,让赵雷赶紧找一个喜欢的女子,对女方的身份不要注重,只要赵雷自己喜欢就行,如果赵雷自己找不到,那就让她这个做娘的给儿子物色一个,首选是北庭官员将校家中的闺女,如果实在找不到,他就在长安这边给他找,长安毕竟是朝廷所在,名门望族和书香门第都比较多,想要一个知书达理、年龄合适的女子还是容易找到的!
赵子良给聂三娘的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