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环认为赵子良这种想法很奇怪,毕竟与当今主流想法完全不同,这让她极为好奇并且很有兴趣,如果是其他政事,她才懒得理会。
赵子良道:“微臣打一个比喻,如果娘娘是一个有技艺的匠人,靠着这门手艺不但自己过得很富足,而且让家人也生活得很好,但是如果有一天你有一个极好的朋友没有生活来源了,来找你借钱,或者向跟你学手艺,你是借钱给他,还是教他手艺?”
杨玉环想了想说道:“如果是极好的朋友,我想我会交给他手艺吧,毕竟借钱给他,他也用不了多久。不过,如果他学会了我的手艺,岂不是会与我抢活干?嗯,我想我还是借钱给他吧,但我不能总借钱给他呀?”
赵子良笑道:“他只是你的朋友,不是你的家人,就算是你兄弟姊妹,你能帮一次两次,难道帮他一辈子?何况还只是朋友呢?他有他的生活,你有你的家人,你帮他一次两次已经是仁至义尽了。你也知道就连好朋友也只能借钱而不能传授你的技艺,否则他就会抢你的活干,更何况他还是你的敌人呢?这跟吐蕃与我国的道理是一样的,如今我们想稳住吐蕃,如果答应吐蕃的条件,在嫁妆中夹带大量的医书、冶炼、锻造、农事、筑造之书籍和匠人,就等于是资敌!他们学会了这些技艺,国力会更加强大,他们有了冶炼和锻造之术就可以自己打造更加锋利的兵器和结实的甲胄,他们学会了农耕之法,粮食产量就增多,他们学会了筑造之法,就可以建造房屋,冻死的子民会减少,他们学会了医书上的看病治病之法,每年就会少病死很多人,他们是我们的敌人,我国巴不得灭了吐蕃才好,为何要给他们送这些东西?这不是愚蠢是什么?”
当年文成公主出嫁时,陪嫁品当中就有大量的医书、冶炼、锻造、农事等书籍,这在后世大统一和平年代看来,文成公主嫁到吐蕃让藏地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文明程度也得到了提升,加强了两地的文化交流,意义非凡!但是在唐朝这个时代来看,它的后果是资敌,而不是什么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