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官员们很多都拿着毛笔一边听一边记录,这时听到赵子良说完后问话,立即答应:“节帅,我等都记下来了!”
第二天,赵子良等一行巡视队伍离开东林守捉前往西林守捉。
十一月初十,巡视组抵达了西林守捉,这里是赵子良的老巢,赵子良一直对这里十分重视,守捉使勃勒罕以前是赵子良的亲兵侍卫长,赵子良对他信任有加,也放心把西林守捉交给他治理。
勃勒罕原本是不识字的,后来跟在赵子良身边久了,赵子良对他的要求也高,他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尽管还不能写文章,但识字阅读已经没有什么障碍,这也是赵子良把老巢交给他治理的原因之一。
勃勒罕以及守捉府的上下官员都没有得到赵子良等人巡视组要来巡视的通知,因此也不知道赵子良抵达了西林守捉城。
只有当赵子良等人出现西林守捉城门口,守城的校尉才迅速派人去守捉府通知,等到勃勒罕带着官员和将校们赶到城门口时才得知巡视组已经去了钢铁厂。
于是勃勒罕又带着官员们去钢铁厂,终于在钢铁厂的炼钢生产厂房见到了赵子良一行人。
“末将等守捉府上下将校官员拜见节帅!”
赵子良摆了摆手:“来的时候没有通知你们,就是想要看看真实情况,钢铁厂的情况与我预想得要好!”
说完,赵子良问钢铁冶炼大匠刘洪义:“如今炼铁厂房每日可以炼出多少生铁?”
刘洪义拱手道:“最多时可以炼出生铁两千斤!”
赵子良又问炼钢大匠柳天赐:“柳师傅,如今每日可出钢多少?”
柳天赐躬身拱手汇报道:“启禀节帅,如果没有其他原因打断生产过程,每日可以出钢八百斤!”
赵子良点头,先是对钢铁厂的生产量表示了肯定,这钢铁厂刚开始成立时每日出铁量不过七八百斤,出钢量只有三四百斤,如今产量都翻倍了,脱离了作坊的形式,正是迈入了工厂的行列。
接着赵子良又指出了不足:“不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