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特别重大的事情,不要轻易用飞鸽传书,而这次孟夫人动用了飞鸽传书,说明事情非常严重,他立即从楚歌手中接过布条,瞬间扫了一眼。
从孟夫人写来的信中,赵子良已然得知边令诚清楚了他和孟夫人的事情,这边令诚是一个极为贪婪和睚眦必报的人,孟夫人在信中提醒,边令诚已经找人准备对他下手,至于是什么人、何时何地动手,不得而知。
赵子良将掏出火折子将布条烧掉,他不怕边令诚来明的,就怕边令诚这个死太监来阴的,这种阉人心理阴暗,指不定使出什么阴毒的诡计,俗话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谁知道这该死的阉人会什么时候在背后来一刀子?
赵子良知道,就现阶段来说,他还不具备对边令诚动手的资格和条件,边令诚这家伙别看只是一个太监,但此人身边有不少从宫中带来的禁卫,这些人个个身手高强,想要暗中搞死边令诚有些不切实际,而从明面上对付边令诚,他还没有这个资格和本钱。
傍晚时分,岑参醒了,赵子良让人把煮好的稀粥拿过来给他吃下,他吃完稀粥脸色好了很多,人也精神了许多。
如果岑参只是一个酸腐文人,赵子良绝对不会这么用心对待,甚至理都不会理睬,岑参却不是一个酸腐文人,他是一个有抱负的边塞诗人,他渴望建功立业,渴望为大唐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为了了解西域边塞的风土人情和地理情况,他甚至不顾艰难险阻、跋山涉水、千里迢迢赶来,甚至西出咸海,这不是任何一个文人能够做得到的。
待岑参吃完稀粥,赵子良走进来笑道:“岑公子,好些了吗?”
看见赵子良,岑参立即道:“如果不是将军,在下这条命只怕就丢在塞外了”说着就要起来见礼,只是身体虚弱,动了几下总是下不了榻。
赵子良上前按住他,笑道:“岑公子不必如此,你身体还未复原,要多休息,快躺下”。
让岑参躺下后,赵子良在榻边坐下,跟岑参聊了起来。原来岑参自从出了托云堡之后,一路上都是都很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