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来一起吃晚饭。那时她刚刚开始读高中,早上出门,晚上才回家吃饭,如若父亲晚归或是在外留宿,她甚至见上他一面都难。
她只能尽力安抚许愿。
母亲是多聪明的人,而父亲的说辞又是如何拙劣。第一次的争吵,发生在午夜。
父亲再一次晚归,试图在不吵到家里人的情况下回到卧室睡觉的他,刚触到床面就被陡然开灯的母亲死死注视着。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还只是高一的许凉从看到她从图书馆借来的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上的这句话时,她立马就想到了那时她岌岌可危的家。
晚上陡然醒来时总是会格外口渴,随着半夜起床喝水的次数的增加,她也越来越能够熟稔地在不开灯吵到家里人的情况下到厨房喝水。
那天晚上刚刚轻手轻脚地走出房间时,就看到对面父母卧室半掩的门里还亮着灯,本想假装没有看见地继续去厨房喝水,但却在迈开步子的瞬间,听到门后即使刻意压低,但在静夜里依旧清晰入耳的争执声。
在此之前,母亲已经由最初的默不作声到多次的交涉,但仍未从父亲口中得出一丝半点,常年为家操劳无怨无悔的母亲意志瞬间犹如山倒。同样不知何时开始,恩爱的他们竟也开始了愈演愈烈的争吵。
责备、谩骂每次都像是一柄利刃刺在她和弟弟身上,又正当青春敏感之期,每一刀都在他们心上剜出伤口。最初还尽力劝阻的她和弟弟,已经失去劝阻的勇气和想法,于是每次争吵都会让他们安静退回房间,慢慢只能靠着聊天来转移注意。
她和弟弟都已经到了懂得判断的年纪,于是将一切的过错归咎于常常以借口掩饰自己外出的父亲。他们心有怨恨,每当看到夜晚默默垂泪的母亲,两个人在相互安慰之后,对待父亲更是冷漠之至。多次碰壁的父亲无言以对,不在家的时间越变越长。
抛下父亲三人生活的想法,在一次她和许愿秘密的交流里隐晦地被提起,两人似乎都有了这样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