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像和中堂这般的肱股之臣,真是万岁有幸,大清之福呀!万岁爷的丰功伟绩必将彪炳史册,名垂千古哇!”
被鄂罗里这一番吹捧,乾隆大喜道:“你这奴才,要不是没那玩意儿,不然朕也会赏你个总督巡抚当当。你呀你呀,比起那些迂腐士子,不知要好多少!”
养心殿里乾隆,早已没有上朝时的那份严肃与威严。主仆两人互相打着哈哈,别提这气氛有多活跃了!
嘉亲王府的一间书房内,一位中等身材,雍容华贵的三旬男子正端坐在一张椅上,此人正是嘉亲王永炎,但见他手捧着一本宋代王辟之的《渑水燕谈录》,对着旁边侍立的小太监徳龄叹道:“朱师傅在两广总督任上已有好几年了,不知这次能否顺利进京述职?”
徳龄小声道:“王爷,您放宽心吧!奴才想朱大人为官清廉,举朝皆知,皇上一定会将他调进京城的。”
永炎道:“宫中人事复杂,凡事都没有绝对的把握呀。”
徳龄愤愤不平道:“是呀,王爷。现在万岁爷什么都听和珅和鄂罗尼的,王爷您想见一下皇上都要经过他们二人允许,还有官吏的选拔都要首经和珅的肯定才行,都快成了“和选”了。据说就连那管家刘全,府县一级以下的大小官吏都由他任命。想想真是气人。”
永炎叹道:“哎,不说这个了。想起幼时在尚书房,朱师傅教我和十一哥读书时的场景,现在还历历在目呀!师傅常年经史怀身,每日心神不可放。对本王和十一哥真是无微不至啊!这本《渑水燕谈录》还有《春渚纪闻》都是老师一字一句教给我的,老师那循循善诱的声音,我到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啊!”
徳龄故意努着嘴,摇头晃脑道:“王爷还说呢!您和十一爷在尚书房念书,奴才在一旁侍读,什么‘某平生无快意事,惟作文章,意之所到,则笔力曲折,无不尽意。自谓世间乐事,无逾此者’,奴才现在都还能倒背如流。还有朱师傅瞪您们的那一板一眼的神情,想起就瘆人的很啦。奴才现在做梦有时都梦见陪着王爷在尚书房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