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向天再借二十年 > 第九回 乾隆帝禅位 嘉亲王登基

第九回 乾隆帝禅位 嘉亲王登基(4 / 7)

,什么都不要多说,快去快回!”

刘全仍犹豫道:“相爷,万一……万一,不是这嘉亲王,怎么办?”

和珅故作轻松道:“不是也无妨,不就送一柄如意嘛!没什么大不了的!”

刘全将锦盒包好,正欲出门。和珅似乎觉得有些不妥,重又一把夺过,说道:“还是老爷我亲自去一趟。”这倒并不是和珅担心刘全私吞这柄如意,自己的奴才,量他也不敢这般造次。只是此时的和珅觉得事关重大,出不得差错,还是得自己去一趟比较妥当。

望着外面的天色,是越来越黑。看着和珅大步走向门外,刘全提上灯笼,正准备交给和珅。哪知追到门外胡同口。早已不见了和珅的身影了。不由得自顾的朝手心里哈了口气,搓着手重又关上了大门。

其实早在公元一七七三年(乾隆三十八年),乾隆帝就已经手书立储密旨,立永炎为继承人,藏于锦匣,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公元一七八九年(乾隆五十四年),永炎被册封为嘉亲王。公元一七九五年十月十五日(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在圆明园勤政殿,为了不超越自己的祖父康熙大帝的在位时间(六十一年),已御极天下六十年的乾隆帝决定次年正月初一举行传位大典,自己退位称太上皇帝,仍自称“朕”,太上皇谕旨称为“敕旨”。永炎则被正式宣布立为皇太子,并改名颙炎,命他即日移居紫禁城内毓庆宫。。

这一天,正是公元一七九六年正月初一,一场千年罕见的传位大典在紫禁城举行。八十六岁的乾隆皇帝不靠搀扶,迈着稳健的步伐登上太和殿宝座的台阶,就皇帝宝座。宝座前地上放着拜垫,宝座东侧案上陈放着传位诏书和皇帝玉玺,皇太子颙琰立在西侧,侍卫近臣分立太和殿内外,大殿前广场文武百官按文东武西原则,分班肃立。朝鲜、安南、暹罗、缅甸等属国也派使臣前来朝贺,场面庄严、壮观……

据说在这天禅位大典举行前的早上,年老任性的乾隆皇受和珅鼓动,突然临时决定不将这枚玉玺授予嘉庆,只是宣布诏书即可。这样一

最新小说: 穿越之,小曼娘暴力驯夫 南城亡事 探花 在国子监开小卖部 穿越战国成白起 城南政北 战国之军师崛起 满朝文武都在帮我宫斗 唐女医之诗酒江湖军旅传奇 我一个考古的,怎么就权倾朝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