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下来后,父母跟我讲了我稿件的事。他们说,那个信息部把稿件退了回来,而且还来了一封信,你自己看看吧。
我于是拿起信,拆开一看,只见上面写道:
张建明书友:
你好。你写的稿件我和‘知心姐姐’都看过。大家都说写的不错。我们也替你找过出版部门。有关人士说,出版书需很多钱,我们也是个穷单位,没那么多钱。
请你把稿件转投《十月》或《小说月报》试试。还有就是,你的父母曾经来我们这里找过你,不知道你是否已经回家。若回家了,也请给我们回封信,也好让我们放心。最后,祝你好运。
廖作芳
xx年xx月xx日
看完信,我才知道那个信息部迟迟没有回信的原因。原来,他们还真为我那边小说操了不少心。但是,人家为我回家与否的事担心,我应该给人家回封信才是。于是,我就给他们回了一封信,告诉他们我已经回来了。那信息部收到信后就再也没有和我联系过。我们以后便失去了联系。
那么,对于这片又重新回到自己手里的小说该怎么处理呢?那个信息部不是让自己寄到《十月》和《小说月报》吗?我何不再试一试?想到此,我就在第二天去到县城的新华书店,买了一本《十月》和《小说月报》。
等我翻开这两本杂志细看了一遍,我又失望了。因为那上面发表的文章都是已经成名的作家写的,像我这种一名不闻的小角色把稿件寄过去后恐怕连看都没人看。
再者,我把两本杂志上的文章和自己的小说进行了对比,觉得自己的小说比起那些已经成名的作家来说,实在相去甚远。
其中,我总结了几条:
一,词汇的贫乏。由于那时候学校的管理还比较落后,连个图书馆都没有。这样一来,我的阅读量就非常有限。除了四大名著浅尝辄止外,我还读过一本巴金的《家》以及一些演义小说,另外还有杜鹏程的《冬天里的春天》,《金陵春梦》等。
除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