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啥意思?”母亲说着,又哭起来。
父亲见母亲这样,不由得站起来,焦急地搓着手,来回踱着步,不时的发出几声长叹来。
母亲见父亲这样难受,就提醒他说:“以前在家的时候,你老是说你有十八般武艺,何不拿出来用用?”
读者知道我父亲有哪十八般武艺?咱们撇开别的不说,但说文艺这块,我父亲可是一个多才多艺的民间艺人。我们那里大部分的民间小调,无论是鼓词,还是花鼓;不管是旱船调,还是梆子戏,他几乎五一不学,学了就无一不会。
如今在困顿之中,父亲未及细想,刚才经母亲一提醒,不仅恍然大悟。
只见他狠狠地照着自己的天灵盖拍了一下,咬了咬牙说道:“也罢!也罢!”
父亲这个样子,母亲以为他生出了什么妙计,就侧耳在那里细听。
父亲走进母亲跟她说:“我看咱们不如去收街。”何为收街?我想读者们都见过,就是拿着一种乐器到商铺或货摊前敲一阵子,再唱一段,等着人家打发钱。
母亲想了想说:“那就试试吧。可是,咱们去哪里收街?”“去新华商场。”父亲很自信的说:“我以前在家里的时候听说新华商场是襄樊一个有名气的地方,
那里的商家大部分卖衣服,鞋袜,很有钱。咱们就去那里。”
父亲说完,不经母亲同意,就向车站上的人打听新华商场。有人给他讲完详细路线后,父亲就拉着母亲,向新华商场走去。
一路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但我父母没有心情看这些,只疾步如飞向新华商场走去。
还没到地方,刚转过一栋楼,离新华商场约有一百多米,就看见一个弓形大门,上面写着红红的大字。大字下面万头攒动,密密麻麻的挤满了人。
父亲一见心情高兴,推着母亲走得更快了。
他们穿过人群,来到第一家商铺。那商铺是一个卷帘门。门外左右各放一个打而且长的木板,木板上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袜子。门内四周柜台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