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说我会这会那,能养身吗?”古杰勋放下改作业的笔掰着手指跟周塬算账,“我自己去找业务挣钱,交过税后其余就要交给生产队,100元给我记100分工,10个劳动日,到年终决算按每个劳动日8分钱,我这100元投出就只有8毛钱回来了。我使尽浑身解数,这门那门的业务都做,挣来6000块,税后才有5000块,交给队上才能记得5000分,到头来我还买不回来我一家五口的粮食,我一个三十来岁的堂堂男子汉,上不能供奉老父亲,下不能养育妻小,您说我养身还是没有养身?”
“中国百分之八十的农民种田,竟然吃不饱饭,又岂只有你呢?你有技艺在身,总比那些没有本事的人要好些。”
“那也未见得。有些人文不能识字,武不能扛枪,真看不出有什么本事,靠着混大寨工,一年也混上四五千分工,哪像我一样起早贪黑,到处奔波?更有的凭着臭积极,当个队长会计,这里误工,那里多占,偏偏他要喝香的吃辣的,我实在看不出哪里是按劳取酬。我们国家这样搞下去,如果不改革,后果不堪设想。”他停顿了一会儿又说,“我这也是杞人忧天。报告主任啦,我跟学生讲明的,中国要发展进步,要靠科学靠民主,还是五四时期的赛先生德先生。你要过好日子,努力读书先跳出‘龙门’(农门),用知识来改变命运!”
“其实呢,这个人的理想和国家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今天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以后,这两者就可以统一起来了,我们对学生的理想前途教育就可以摆脱那空洞说教的尴尬境地了。”周塬在□□中因为知识改变命运的观点,虽被反复批判,但他始终认为不错。只是觉得直接提出跳“农门”一说,似乎不妥当,而且要学生做到“一颗红心,两种准备”,自己会陷入尴尬。
七节课他召开了一个全校学生大会。他首先十分喜悦地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学校的图书室建立了,一共4000多本书,下周就可以正式开始借书了。这些书包括齐校长在县里和区里要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