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康熙登基,黄河连年决堤,给沿岸村落城镇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康熙三十八年春,康熙帝因“黄淮为患,冲决时闻”,再次巡视河工。三月初一在高家堰谕大学士何桑阿、河督于成龙:“联念河道国储民生攸关,亲行巡幸。由运河一带至徐州迤南黄河,细加看阅。黄河底高湾多,以致各处受险。又至归仁堤、高家堰、运口等处……见各堤岸愈高而水愈大。此非水大之过,皆因黄河淤垫甚高,以致节年漫溢,若黄河淤高二尺,则水高二尺,淤高一丈,水即高一丈。若沿河单以筑堤,终属无益……朕欲将黄河各险工顶溜湾处开直,使水直行刷沙,若黄河刷深一尺,则河之水少一尺,深一丈,则河之水浅一丈。如此刷去,则水由地中而行,各坝亦可不用,不但运河无漫溢之虞,而下河淹漫之患似可永除矣。朕意如此。是否?尔等直奏。不得以朕旨为必是。朕亦是一时意见,亦不保其必然。”
康熙亲到河岸巡视,四阿哥胤禛亦在随驾人员之中。他望着翻滚的河水,不由得想起之前御书房里皇父交与众皇子翻阅的前朝治河奏折。即使满人的铁蹄踏遍了中原的领土,大清的皇帝也不得不承认在治国方略上他们还需要向前朝学习很多。
而今日他换上布衣,带着苏培盛出来散步,却看见几个农人短褐打扮的汉子一人扛着一把铁锹,从地上一摊灰色砂浆中铲起一坨来填到河边,接着用锹底把砂浆拍打平实。
四阿哥从未见过这般行径,不由得心生好奇,他给苏培盛使个眼色,苏培盛会意,便上前两步,躬身问道:“几位大哥这是在做什么?”
其中一个肤色油黑瓦亮的汉子瞄了他一眼,手下动作不停,粗声粗气道:“瞧小哥你这打扮是个不干活的,难怪你不晓得。咱们把河岸边填一填,省得小娃们脚滑掉河里。”
“这是什么做的?填上竟不打滑?”
大汉上上下下瞅了两人半晌,闷声道:“告诉你也不妨事——听说人家官老爷就使这个水泥盖房子,可结实了,风吹不进雨淋不透的。就是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