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都是小启发,认真讲起来,算是微不足道的。
但徐亦山也还是乐此不疲。
修行之余,总要找点休闲。
这种在沙摊上捡贝壳的举动,算是个小乐事。
是的,小乐事。
海浪不停地来而又去,去而又来,偶尔地,就留下了那么一些贝壳在海滩上。
随手捡起来,看看。
这些贝壳大多相似,少有新奇。
但这并不妨碍有新的贝壳被海浪带起来的时候,仍然去捡起来看看。——万一有新奇的呢?
这就是徐亦山对“话本”这种东西的总体印象。
是的,聚星楼的话本陈列阁里的那些话本,有一个固定的读者,就是徐亦山这位郡守大人。
这要是让那些撰著者知道。
不,哪怕是让四海门知道,也足以让他们得意半天。
徐亦山啊!
他们安南的天!
但,当然,他们不知道。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徐亦山不想他的这个小爱好变质,被那些别有用心的家伙弄得无趣。
也所以,自始至终,他的这个爱好都只是爱好,不为外界所知。
此刻,这位“老读者”,就是平生第一次地,以比较特殊的方式,不是看,而是听着一份话本。
在完全未想到的情况下。
他更未想到的是,这一次,他不是在海边捡贝壳。
而是在他全无任何心理准备之下,就被突起的海浪一下子,卷入了浩浩荡荡的大海之中。
“大道之行,如日如月。”
这短短的八个字,这话本开头的八个字。
听在他的耳中,就像是在东山,他修炼的灵地,黄昏,漫步于山脚。
太阳渐西落,倦鸟次第还。
而一片宁静之中,忽然,一声巨钟鸣响。
鸣响在耳旁,鸣响在心中,也鸣响在不知多远的山外。
徐亦山的神情变得很凝重,态度也变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