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各种外间难得一见的动物,以群落形式生存着的,如野驴群、野羚羊群、野牦牛群、野骆驼群,以小家庭形式生存着的,如野狼、野狐、猎鹰、野鸟,还有其它很多星罗棋布于这片荒原中的小动物,如野鼠、沙蟹等等。
哪怕不研究,只是观赏,也让许广陵大开了眼界。
这是一个封闭的生态系统,如果说动物还和许广陵了解的那些大同小异的话,那么植物就完全是小同大异了,这里竟然几乎没有一种植物,和许广陵在长白山认识的那些相同!
就连地上的野草,都不一样的!
看过百十本植物学专著及杂著,脑海里已经拓印了数千种植物的具体形态,对植物学已经开始初步地自立体系,自诩为半个野生植物学家的许广陵,面对无人区的这植物生态,直接就羞愧了。
一种,不认识,两种,不认识,三种,不认识,四种,不认识,五种六种七种八种……不认识、不认识、不认识、不认识……
从荒原的这头到那头,从山脉的这边到那边,许广陵瞬变傻白甜,好吧,没有甜。
当然,羞愧之余却是兴奋。
这么多的由独特环境繁育出的独特植物!他脑海里的“植物信息库”,又可以得到极大地扩充了!
如果在这里停留一到两年,完成一份《阿尔金山无人区植物考》,是可以轻易地“填补国内外空白”的。这毕竟是很有代表性的一个高原生态系统,哪怕放眼全世界,也是一样。
因其环境太过恶劣,学界对其,别说研究了,就连涉足都极少。
但许广陵的身份终究不是植物学家,纵使他以后对植物的研究再深入。
所有的对植物的研究,以及对其它方面的研究,归根到底,都只是为了“大宗师之路”。
就以这几天来说,哪怕中窍历程刚过,自定义为闲暇时间,许广陵漫步之余,每天依然还是会沉浸入伏羲诀的习练中,只因为这里的大地山川之气实在是太过浓厚了。
浓厚到,许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