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
这还得从人参的药性作用说起。
在中国民间,人参,尤其是老山参,在很多地方都是被传得很神的,甚至多年人参会成精,成为“参娃娃”,会走会跑,都被传得活灵活现的。
由民间传说回归医道正理,人参,究竟有没有那么神呢?
应该说,一半一半。
参娃娃什么的,肯定是子虚乌有。
但人参特别是老参的功效,却确实是非凡。
若非如此,太行山脉的人参,也不会早早地就被挖掘殆尽了。
在那个医术还比较落后医生也不是很多的年代里,人参的功效一旦被发现,达官贵人,以至富裕之家,谁家中不备上那么一两株参,都有点说不过去!
那么,人参到底有哪些作用呢?
关于人参功效的最早的记述,是《神农本草经》,当然了,在此之前中国也没有留传下来的药典,这是第一部,而本草经是这样说人参的:
“人参味甘,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
本草经的记载,不管用语怎样,其本质,是比较靠谱的,这和本草纲目不一样。
章老当初给许广陵讲到本草经的时候,他的说法是,这记载可能是源自大宗师。
有着神农诀在身,这话许广陵当然是一听就懂。简单来说,这本书有极大的可能,不是什么长久的行医用药过程中的经验积累,而直接就是一蹴而就,由一位大宗师在短短时间内写成,甚至都不排除一夕而成的可能。
其依靠的,不是经验,而是体验,不是间接的总结,而是直接的洞察。
许广陵倾向于信服这个结论,但目前为止,本草经中涉及的药草,他还没有品尝完,所以也不会下绝对的定论。
然而关于人参的记述,却毫无疑问是准确的。
“人参味甘”,这个不用说,三岁小孩也能一尝就知道。
“补五脏”,继味甘之后,这是被列在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