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具体安排,因为这不是商业作曲或者为别人作曲,他是准备以后要自己弹奏的,所以在难度上并没有具体设置。
一切,都可以依照他的弹奏水平来,就如玩某些游戏一般,可以选择简单难度,也可以选择中等难度,当然,还可以是高级甚至是所谓的地狱级难度。
而这时,不知不觉地,许广陵并无炫技的心态,他也不可能有炫技的心态,但事实却是,极频繁的极花式的难度极高的种种技巧,就在这时,在他的双手间,就那么如同这首曲子中的那棵正烂漫绽放的花树上的桃花一般,在肆意地绽放着,呈现着。
曲子这一段,从旋律来讲,只能说是悠扬,而半点也不高昂。
这首曲子真正的“华彩”,其实在刚才,在那个第二段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但这时,进入到这第三段的时候,不但绝没有半点黯然的感觉,反而,像是山穷水复,像是柳暗花明,像是春风拂开了一幅绝世的画卷。
在这幅画卷中,还是桃花,还是小溪,还是和风,还是丽日,但它们和前两段既同又异,最主要的是,它们却已经共同地让出画卷的中心,不再担任主要角色,而主要角色,被一个人接过去了。
而与其说是一个人,更不如说是一种氛围。
当然,人是由氛围来呈现的。如何在曲子中表现一个人?这并不难。无法直接表现的时候,间接就可以了。就如一幅画,你画一幅伞,一幅打开的置于雨中的伞,你不需要画它的底下,而看画者会自然地补出,那伞下面,是一个人。
而如果你再把握伞的手给绘出来,甚至不需五指全绘而只绘一个手指,或者是苍劲的、老迈的,或者是细若青葱的,那么接下来,好了,看画的人不止知道伞下是一个人,那个人的形象,也大抵在脑海中呼之欲出了。
但这种呼之欲出,和在画上直接绘出来那个人,是两回事的。
绘出来,具体,但也正因为“具体”,便没有多少空间了。——想象的空间。
而许多时候,美,正是由想象而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