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近射。通过长时间地马战,青州军早就总结出了一系列的马战规律,创造了青州马战地多样性,通过沙场征战,青州军的将领们发现,骑兵在战马上射箭虽然机动性增强,但是真正能够起到杀敌作用的是每次冲锋时冲在最前面三排的骑兵,在他们后面的骑兵会因为视线原因和惧怕误伤的心理耳边的投鼠忌器。
故此,在战斗冲锋的时候青州骑兵虽然采取了后世蒙古骑兵的战法“三重两轻”的突击方式,但是骑兵们的射箭时机却做了更为细致的划分。就像现在,前方西凉骑兵突击时便在用神臂弓,而后面的骑兵却不作任何的动作,到了近前才换出短弓,进行精准射击。
不过青州军的各个骑兵部队在这里会有细微的差别,因为西凉骑兵的射手们天生有一种射杀敌人的天赋,故此并不像其他骑兵那样在这个距离内换上在青州军中日益普及的“损益连弩”,而是用小弓来射杀敌人,这样才适合他们,最大限度的鼓舞他们的士气。面对西凉骑兵的冲击,戏志才的军中蓦地大发一声,全身铁甲的重步兵昂然向前,长矛斜指,挺立前方,抵御着西凉骑兵的冲击。
这个时候,因为一段时间的冲击,西凉骑兵的轻重骑兵的速度差异便体现了出来,西凉轻骑兵在此时已经渐渐地超前,找到了理想的射击位置,烟碱敌人的重步兵已经出来组成枪林以便抵御骑兵的冲击,当下用自己手中的小弓神速射击,完全打开敌人的铜墙铁壁般的防守。一时间,一波又一波的飞箭向敌人射去。
益州的战士虽然训练和作战素质与西凉骑兵相差甚远,但是也可以作到视死如归,面对西凉骑兵的剑弩面无惧色,昂然挺立,岿然不动。
大概因为他们全身铁甲的原因,所以西凉骑兵对他们的伤害并不大。太史慈刚才还在暗骂戏志才的愚蠢,毕竟在冲击骑兵的身后还有射箭的骑兵在,弄出重步兵来一样上找死,现在却皱起了眉头,没有想到对方的重步兵还真够“重”的。
在这之前,与青州军作战的敌人中还没有哪一支军队会花这么大的力气去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