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中一片惊喜的神光在闪动,自然是完全同意。
太史慈见到蔡文姬的样子,立时心醉神迷道:“琰儿,我明天便到蔡邑大人那里提亲去…”蔡文姬闻言却神色一黯,轻叹一声道:“子义兄不说我几乎忘却了,现在你我实在不易谈论婚嫁的事情。”
太史慈闻言心中打了个突兀,有点诧异道:“琰儿,你不愿意嫁给我吗?”
蔡文姬却轻叹道:“子义兄应当明白身为蔡邕女儿的苦衷。”
太史慈闻言一愣。旋即明白过来,不由得有点为难。蔡邕这老头和别的文人不同,这人最可爱的地方在于他的真诚和直言,只要是他想要说的话,没有人可以阻拦住蔡邕。
不过这也是他最惹人嫉恨和让人头痛的地方,就比如说现在。太史慈就很头痛。
这个蔡邕乃是大汉的真正忠臣,和王子服等人颇不一样,王子服和王允等人不过是一心想把政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根本就置朝政于不顾。纵观今日天下之局势,若是汉室还有可为,那就必须要找一个强力诸侯辅佐汉献帝。因此,蔡邕并不反对权臣权倾朝野,实际上整个东汉历史都是权臣当政的局面。
蔡邕仅仅是希望权臣能够恪守臣道,不能欺君罔上,故此,蔡邕一直对太史慈寄以厚望,毕竟太史慈乃是创建新“五德终始说”的绝顶人物,蔡邕对太史慈一直支持汉献帝和光耀汉室的主张十分赞同。可是今时不同往日,现在的太史慈已经是权倾朝野地最大的诸侯。现在在长安,哪怕是百姓都知道太史慈才是真正的发号施令者,汉室的尊严早已经扫地。
而促成这一切的人恰恰是太史慈。虽然太史慈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为汉献帝考虑,但是事实上实际的效果是汉献帝失去了当皇帝的威望和最后一点点的权利。若是说蔡邕不多这件事情耿耿于怀,好便是自欺欺人了。可惜蔡邕对这件事情也是无可奈何,因为在表面上看来太史慈的所作所为都市是正大光明的,蔡邕根本无法挑剔指摘太史慈分毫。若是说蔡邕还有什么事情可以制约太史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