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汉兴,静观态势地发展。
韩遂也不例外,从池阳缓缓撤出,令太史慈又多了一个立足之地。韩遂大军在撤退后,也来到了汉兴,与李寉郭汜和牛辅的军队会合。令汉兴的军队实力大增。
虽然太史慈在长安的斗争取得了全面的胜利,但是汉的战事却对自己不利。张辽一败,虽然张绣和贾诩已经作了弥补,但是汉的关口全部掌握在对方地手里了。那等于敌人掌握了随时进取长安的通道,令太史慈十分恼火,自己何时吃过这种亏,简直就是在威胁自己,偏偏自己却又无可奈何。实际上贾诩到前线后一定想尽了办法对付来敌,但却只能僵持,由此可知敌人势力的强横。
所以太史慈对汉的战事极不放心,现在既然长安事了,当然要到汉前线亲自督战。
随后,太史慈便带着汉献帝给张秀和贾诩的封赏还有那昭告天下自己已经回长安的圣旨要亲自会一会前往汉前线,令张辽吃了败仗、贾诩也无法退敌的汉军。哼自己有贾诩为谋,手下大将有许褚、李严、张辽、魏延、张绣之勇武,其他如胡车、周仓、斐元绍皆非若者,再有西凉骑兵和特种精英之力,还会怕了对方
只是太史慈没有想到,会遇上一套决不逊于自己,甚至犹有过之的劲敌班底。
长安会战,迫在眉睫
当太史慈领着许褚、周仓、裴元绍三将已经五千特种精英和对质前线时,已经是午时分。
举目望去,己方的大营分为两部分,看旗号,近渭水,与河对岸的咸阳相对的乃是张绣的大营。
而在张绣大营东南与张绣大营首尾呼应又迥然分明的大营自然百李严部。太史慈心暗赞,如此布营,既可照应咸阳,又可防止敌人绕道而行,直奔长安偷袭,现在又是秋天,天干物燥,最应防范的就是火攻,这种三段布营的方式自然是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
未算人先算己,最擅长于揣摩别人心里的贾诩果然做得很好。
来到张绣大营前,自有人飞奔通报,不一时,张绣和贾诩以及张辽出帐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