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至少天下诸侯在名义上不敢和他对抗到那时,谁再想控制汉献帝那根本就是痴人说梦
太史慈心苦笑:没有想到,自己原本要利用汉献帝,现在却反过来被汉献帝利用,看来自己实在不是搞政治的料子,想到这里,太史慈下定决心要把管宁从青州调过来,只有管宁这政坛老手才可以对付汉献帝这个小奸巨猾之人至于现阶段,太史慈唯有默默接受汉献帝的所有安排,只要自己稍有不满,立时就会被有心人利用,他们会和汉献帝联起手来一起排挤自己。而且对方也的确有这个实力。
太史慈很清楚。虽然说左右要和汉献帝翻脸,但是现在却绝对不是翻脸的时候。
这个结论只要和历史上迎接汉献帝时候的曹操对照一下就可以得出。那时的曹操虽然手并没有多少兵马,但确实汗献帝唯一可以依仗的军队,至于其他小股诸侯的部队都已经被曹操分化瓦解又或者驱逐,比如说杨奉等人。
那时的曹操根本就是大权独揽,所以才会强制性质的迁都到许昌,更把自己的心腹全部变成朝廷的大员,逐渐地掌握政权。
可是在侃侃那自己呢,显然没有那个资格。不说自己现在身边一个臣没有,无法在朝安插亲信。至少自己现在还没有真正的控制长安。
表面看自己现在兵权在握,而且名义上长安地军队都归自己掌管。但到底不是自己地嫡系部队。就拿汉献帝新任命的那些长安守军的各个大小军官来说,太史慈这外来者几乎可说是一无所知。看看汉献帝在点他们名字那不假思索地样子,就可知道这些人都是汉献帝早已经思考多时的结果了。一旦有起事来,真正能指挥动他们的还是汉献帝。
长安的势力错综复杂,再加上长安地区大小城市不少,而且每座城市豆油驻军。现在这些驻军还没有别收服,谁知道王允一死,这些军队都听命于哪个大臣稍有不慎就会发生兵变事件。最糟糕就是长安城地驻军也参与进来,来个里应外合,那自己可真的就无发在长安立足了。
现在,经过汉献帝的一番蓄意拉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