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是从心本意出发,王邑实在不想去新绛城,卫固和范先这两个小人他根本看不入眼。
在整个的王匡大军,只有那个韩浩算得上是个人才,在并州带领王匡大军突围的就是这个韩浩,可惜因为是个寒门子弟,所以很不受王匡的重视。
自己、卫固、范先、张晟都是河东郡的名门望族,自然也不可能和这等寒门子弟走得那么近,但是王邑却更加不屑于卫固等人的为人,要不是看在同舟共济分子上,王邑是绝对不会和这些人来往的。
没有人可以是青州军的对手,这一点王邑早看透了,所以这一次王匡大军死守河东郡无疑是自寻死路。
哼,王匡是袁绍的心腹,自己可不是袁绍的手下,若是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王匡也是可以舍弃的,这一点卫固等人心里也应该很清楚吧
不过王匡也不是傻子,大家这种心态王匡还是知道的,否则就不会一听说新绛城遭到袭击就这般慌张了。与其说是惧怕青州军的厉害,倒还不如说是担心北面的卫固、范先等人靠不住。
现在派自己去却留下了韩浩就是最好的证明。到了最后,能够死心塌地地跟着王匡的人就是韩浩了。
韩浩那蠢小子总以为王匡更加喜欢那几个小人,却不知道王匡乃是不得已而为之,若是没有这几个人的支持,王匡大军在遭到连番打败后怎可能还有着许多的兵马
打击韩浩,那是为了哄着这几个人而已。
哎,要不是因为青州的地方政策是消灭世家大族,否则自己早就已经投降青州一面了,更何况现在青州刺史太史慈生死未卜,青州又有内乱的倾向,看来自己帮助袁绍还是对的。
不过在王匡身边的那个袁绍的外甥高干却令王邑很不舒服,一付飞扬跋扈的样子,好像天下人都在他的眼一样。
再看看吧,若是事情不妙,自己再见风使舵也不迟,虽然说一旦河东郡被青州军占领后就会进行改革,这对自己的家族极为不利,但总是比自己的家族在战争被灭掉好得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