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有太史慈到来的原因,并州的历史进程出现在了一下偏差,但是大体却没有变化。
早在汉灵帝年间,大汉帝国便边患迭起,其规模较大的有凉州边章、韩遂的汉羌军、已经还有归降太史慈的张燕领导的黑山军,都发展到十余万乃至数十万之众。
当时东汉先派司空张温发幽州乌桓突骑三千讨凉州。这支队伍刚行到蓟,乌桓因军饷款亏欠,多叛归。
张纯和张举当年就是利用这个机会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反叛,更联合了乌桓首领丘力居等人,才有了劫略蓟,杀护乌桓校尉及右北平太守的行为。
到了灵帝平五年,汉朝调发南匈奴兵,配合幽州牧刘虞讨伐张纯。单于羌渠遣其子左贤王于扶罗将骑前往,匈奴国人恐发兵无已,于是匈奴右部落与先已反汉的屠各胡合,共十余万人,攻杀羌渠。
于扶罗在外闻知,自立为单于。杀羌渠的国人,恐于扶罗为父报仇,乃另立须卜骨都侯为单于。于扶罗到洛阳讼诉和求助。
不过这个于扶罗并非什么好人,汉灵帝病死那年,趁着董卓带兵人京,天下大乱。于扶罗和白波军合兵攻打郡县。
不过因为各地多聚众筑壁自保,于扶罗钞掠无所得,部众受到挫伤,只好在河东郡平阳今山西临汾市西南停住。须卜骨都侯为单于仅一年而死,南庭不再立单于,只以老王代行国事。
其后于扶罗与驻在上党的张杨一起投靠了袁绍,二人屯兵漳水。按照历史的发展,在公元191年,于挟罗应该叛离袁绍才对。
然而,历史就在这里发生了一个小小的改变。
由于太史慈的原因,袁绍始终不能谋得冀州和幽州,故此,大量军队滞留在司州的的平阳郡。
有袁绍在平阳郡,于扶罗哪里还有机会叛逃。
再加上诸侯会战时,由于太史慈的干预,河内太守王匡的实力并未受到多大的损害,再加上张扬的部队,于扶罗根本不敢轻举妄动。
故此,这许多年来,这里倒是相安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