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钧也带来了好消息,“损益连弩”的研究已经他有了新的突破。
其实诸葛亮小时候设计的那个东西也是缺点多多,实用价值不大,而且经常出现问题。马钧现在实际就是在不断地改进这种东西。
不过短时间内看样子这东西是不能装配到军队中了。但是太史慈却非常的乐观,与马钧因为弄不明白这东西而变出的愁眉苦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几个昼夜轮回后,临淄来了两位贵客。
一个是掌管青州日常政务的伊籍,一个是掌管青州律法的龙星。两个人接到信后虽然被管宁隐约其辞的话弄得莫名其妙,但还是日夜兼程、马不停蹄地来到了临淄。
才一进屋,就被神秘兮兮的管宁拉进了里屋。
结果两人意外的看到了原本不应该在青州的太史慈
两人狂喜,太史慈也旋风般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大笑着拉住两人。
自太史慈起兵起就跟随着太史慈、现在已经是青州实权人物的龙星呜咽道:“主上,这多时您可好”
太史慈看着眼前这个当日不畏强权的龙星,点头笑道:“没想到几个月不见你居然长了一些个子。不过人倒是瘦了一些,你要注意身体”
龙星不好意思道:“有劳主上怪念,我这人天生操心的命,属于那种越忙越精神的人。”
太史慈拍了拍他的肩膀,转过头来看向此时因为激动而沉默不语的伊籍道:“伯机,青州有今日的繁荣,你功不可没。”
伊籍欢喜得只知道点头了。
管宁深刻的感受着几人之间深刻的友情,亦是心中激动,笑道:“大家还是坐下说话吧。”
待众人的情绪平复下来后,龙星提出了心中的疑问道:“主上何时后到的青州,为何我们没有接到消息到现在我还有种做梦的感觉。”
管宁笑着把其中的原因说给了两人听。果然,两人被郭嘉的谋略所折服。同时也为青州现在的混乱局面所担心。
太史慈笑道:“兵来将挡,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