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这批贼子显然是身经百战之辈,个个武功不俗,而且又悍不畏死,不但伤了不少的士卒,而且其中有几人因为死命断后而被捕获后立刻咬舌自尽,在他们的身上又没有任何的标志可寻,此事十分棘手。”
孔融听了大失所望。
任燠却在一旁冷哼道:“此事显而易见,只要想想现在在临淄谁的手下有如此能为,连临淄的守卫都无可奈何,手下的士卒又是如此地勇猛效力,这人便呼之欲出了!”言罢便冷冷地看向太史慈。显是已经认定下毒手的便是太史慈。
甚至在旁边的不少人中也是这样认为的,毕竟前几天太史慈与管统间的矛盾为众人所共睹。
更有人想到太史慈这些天与青州刺史孔义的频频来往,便以为太史慈此举实则是孔义的授意指示也说不定。只要是明眼人都可看出孔义希望削弱郡县的力量的意愿。张举此举的毒辣处。
只有曹操等少数了解太史慈性格的几人心知肚明此时必非太史慈所为。但此时亦爱莫能助,毕竟这种事情是需要确实证据的。
太史慈冷冷地看着众人的反应,心中却在计划着如何可撇清自己的嫌疑。太史慈并非三岁的孩童,自是知道许多的事情解释无益,只会说多错多,越描越黑。
武安国虽然是粗人,但并非心智愚笨之人,虽然不喜与上流权贵交往,但冷眼旁观下还是对众人的关系一清二楚的,此时当然看出任燠针对太史慈。连忙把自己知道的内情说了出来:“任燠大人怕是误会了,其实这次管统大人能够脱险完全应该感谢太史将军。”
众人听得大奇,就连太史慈也是一头雾水。
到底是怎么回事?
武安国从容道:“管统大人遭遇刺杀时,由于事起突然,管统大人的手下侍卫伤亡惨重,这时候若不是太史将军的手下出手援助,只怕等不到本将军赶到现场。管统大人已经遭到不测。”
太史慈心中释然,同时心情转佳:这才对嘛,否则自己今天还真有点儿说不清了。
众人纷纷转头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