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如此强大的军事文化力量,所以,甚至有一些学者认为古庸国才是华夏文明的真正源头,至少,也应该是源头之一。这样的说法其实在学术界已经存在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了,因为很多学者也认为,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如果说它仅仅是发源于黄河流域,未免有些牵强,如此长久的文明,一定会有诸多文明的不断融合介入才会有持续的发展。
但是,为什么很多教科书中都没有提及庸国这个古老的国度呢?那是因为,古庸国的历史严重缺乏详尽的文字记载,这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一个早在6000余年前就形成了语言文字系统的国度却缺乏自己的史书。但是,历史的事实往往就是这样的玄妙。
虽说在史书中,后崛起的楚国灭掉庸国有着很详尽的叙述,但是,对于庸国是何时建立的,立国之君又是谁,在长达数千年的存在中是否经历过朝代的更替,这些内容,史书上几乎没有记载,即便是有,也往往都模棱两可或自相矛盾,有些甚至是一笔带过,不深追究。
庸国是如何崛起的?庸国的强大又是怎样被楚国取代的?还有,最让我眼前一亮的,古庸国的那极富神秘色彩的悬棺、崖葬又寓意着什么呢?
每当我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我的脑海里就浮现出父亲写给我的留言。人民群众难道并不是历史的创造者?世界历史的紧张往往被操控于极少数人的手中?中国的所有古文明中都出现的那个“人”,他(她)很有可能就是云南地宫里面的石墙壁画上所雕刻的远山来客。
我双脚一蹬地,转椅下面的轱辘在地板上发出“咕噜噜”的声音,我离开写字桌前的笔记本电脑,点燃了一支烟,靠在椅子上深深地吸了一口。
我不否认,这些天,我确实渐渐地被这些上古文明所深深吸引了。我想,在研究这些上古文明与研究其他历史时期最大的不同就是不确定性,也就是说,在研究那些古文明的过程中,你总会有种莫名的神秘感和未解之谜,它不像是近代史,近乎于如实记录一般单调乏味,它更像是一个喜欢跟你玩躲猫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