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万明昱,后宫这样的人鬼不分之地,我与她,会不会也有一日走上绝路?
万明昱彼时还是昭仪,她的目光还是那样温婉,而非那个跪在仪元殿外、传言面若冰霜的如妃。
她认真想了一想,告诉我,或许她会比我先走,但她一定会给我留下两个字:珍重。她握着我的手,郑重地告诉我,一定要珍惜这两个字,在这宫里,最难得的便是姐妹情深,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人需要为另一人做出多大的付出与牺牲,只要能好好地活下去,便是对对方最大的守护。
我讶异于为何她认定会先我一步离去,然而,她那样企盼我的应答,我只能点一点头。
珍重?
珍重!
我瞬间明白了,万明昱或许早已预料到她自己的结局,她不是殉葬,而是被赐死。
赐她一死的缘由,是皇太后要保住娴贵妃,朱氏一族一脉相承的朱宜修。
血浓于水的亲情,是维系家族权力的纽带,是旁人脖颈之上的三尺白绫。
然而,皇帝却异常感动于万明昱的自甘殉葬,跟万明昱比起来,造成纯元皇后母子俱亡的贤妃与德妃,简直就是万死难赎其罪。
皇帝要追封万明昱为贵妃,甚至连封号都拟定了,便是思顺贵妃。
思,表面上看,是追思如妃万明昱,其实,却是缅怀纯元皇后。
顺,字面上看,是赞如妃恭顺和睦,内里,却是顺应他的心意。
这个封号,在我看来,是莫大的讽刺。
可是,皇帝万万不曾想到的是,万明昱还留下最后一道遗愿,她想要的,是玉牒除名。
那个透凉似水的深夜,皇帝在颐宁宫与皇太后谈了良久,我不知道皇太后为何要帮一个被自己赐死的人满足她的遗愿,或许,是万明昱手中,亦是握有皇太后的把柄,但是,我已无从得知。
最后的结局显而易见,万明昱被彻底从史书上抹去,再无一丝印记,后宫中也不再有人提及。
而我,在万明昱头七的那一日,在通明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