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府的路上,微臣与八阿哥亲眼所见,八旗子弟流离失所众多,四处欺压百姓,百姓都是敢怒不敢言,但长此以往,恐生民怨,八阿哥也是为江山社稷着想。”
岚音轻柔的为玄烨倒入美酒,眸色淡雅。
玄烨勾唇一笑,“八阿哥可有良策?”
“回皇阿玛的话。”八阿哥器宇轩昂,“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八旗闲散子弟,不如在朝廷的布置下,学些糊口的手艺,做得好的,朝廷也可借其银两,扶植其做生意养家,这样做朝廷不但能收回银两,日后又会增加税银,最重要的八旗子弟自食其力,百姓安稳度日,才是长久之策,对江山社稷是有益而无一害。”
“万万不可。”三阿哥阻拦站立,“八旗子弟怎能同平头百姓相提并论?学手艺糊口,岂不有损大清的国威?”
“国威是百姓安居乐业,国富民强,凭借自己的力气和本事赚钱,不偷不抢,有何不可?”八阿哥出言而对。
顿时,宫宴上鸦雀无声,因涉及到八旗权贵,更是无人多语。
玄烨沉思片刻,“大阿哥和四阿哥如何看?”
岚音瞄向台下,只见惠妃温婉的盯着大阿哥,传递着殷切的眼神。
岚音深深的知晓,自己出身寒微,八阿哥无母族倚仗,而其他阿哥皆与满族亲贵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族中有富裕之人,也自然有贫穷之人,撤销饷银之举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八阿哥恐怕也得罪了所有的权贵。
只听大阿哥谦恭的讲道,“回皇阿玛,儿臣觉得八弟此计甚好,只要措施妥当,朝廷今后便可万事无忧,一劳永逸。”
四阿哥凝神而语,“回皇阿玛,八弟的提议需要从长计议,毕竟大清的基石便是这些八旗子弟,断其钱粮,于情不和,但长久而看,也是势在必行。”
“皇阿玛。”太子急躁的喊道。
玄烨轻轻摆动手臂,太子欲言又止。
“八阿哥给朕写个折子,将解决八旗生计的法子,写尽清楚,朕与南书房行走们商酌一番。”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