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瞬间我就脑袋大了,没多一会迷迷糊糊的便睡去了。
好在一觉到了天亮,并没有再被什么突发情况打扰过。吞了拉,拉了吞,折腾了一宿,此时肚子早就空了。我跑上街连干了两大碗面,才火急火燎的赶去了汽车站。
这既然决定要走,那就事不宜迟,我买了一张去省城的车票,上了车便离开了安东这片家乡,也是是非的地界。
我按照小娘们给我的指引,一连赶了三天的路,一天火车,一天汽车,然后一会大三轮,一会又毛驴板车。最后终于辗转反侧,找到了他所说的,青海境内的昆仑山下一个叫瓦铺子的小山村。
那是一个极其封闭的小山村,依山而建,人口稀少。简单质朴的农舍,大片的梯田,虽是冬季一片荒凉之景,但家家户户门庭悬挂的腊肉和玉米棒子以及红辣椒,还是让人看了心头一暖。
小娘们告诉我,这个叫瓦铺子的山村里,有个叫秦不回的人,是老秦家的守陵人。据说人家本来也不性秦,老秦家在大清朝的时候,还是很旺的,是有家丁的大门大户。这个叫秦不回的人的太爷爷,当年就是老秦家的家丁,后来犯了事被朝廷下了海捕文书。当时的秦家族长念此人是老秦家的家生奴,不忍去被朝廷抓去牢狱,便遣他一家子的人来此定居,世代为老秦家看护秦家祖殿。
自此之后这个家丁便改了姓,替换掉了原本老秦家安排在秦家祖殿看护的守陵人,一直世代留在了这里,并在山下的瓦铺子村中落了户。
因为秦家祖殿在深山之中的一处极其隐蔽的山谷里,没有底图是根本找不到的,所以小娘们让我现找到秦不回,说是跟他接上头,他自然会带我去秦家祖殿。
我进了村后看见几个老头老奶奶正在嗑着瓜子晒太阳,便上前跟他们打听,没想这村子里估计平时乡亲们走动挺频繁,一问就问了个准。只是我随着他们指的地方一看,顿时就傻了眼,心说这村子里不是还有几处空地么,怎么偏偏跑去了那最高处的山坡上。
那秦不回的宅子,远离村子,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