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切,与我此刻灼热的胸口形成鲜明的对比。
“元承。”她再度哽咽着唤我。
我将她搂得更紧些,轻声应着,“是,元承在这里,陪着陛下。”
她缓缓抬首,看着我,已停止哭泣,只是脸上泪痕犹在,我找不到她的绢帕,只能用手为她轻柔拭泪。
“为什么我的母亲,丈夫,儿子都要和我作对呢,蕴宪已经不小了,怎么尚且还不明白我的忧虑?为了旁人,他们一个个的背弃我……元承,我真是孤家寡人了。”她冷静的说着,淡淡的笑意,悠远苍凉。
我黯然,极力扯出一丝安抚的笑容,“太子殿下也许只是逞一时意气,他还年轻,很多事情并没想清楚。臣再去劝解。陛下也不必太过伤心。太子一贯宅心仁厚,对旁人都能充满善意,对自己的母亲更不会有意忤逆的。”
“我知道,否则我也容他不得。”她神情恢复如常,眼中再度泛起寒光,“可是你不会不懂。我当年有多恨那些,仅仅因为我是次女而反对我的人。这个柴冲之女不能留。”
我眉头一阵跳动,试探问道,“陛下决定了么?臣以为可以再缓缓,太子如今刚尝到两情相悦的滋味。陛下此刻强行分开他们,只会让太子悲痛之余对您产生怨恨,徒伤母子情分。”
“母子情分?”她挑眉冷笑,好似这是个天大的笑话一般,“你从乾嘉朝看到现在,看到李家有什么亲情可言么?我早说过母女姐妹,这些都是骗人的,我不在意。”
她目视我,思忖片刻,又道,“你去劝他罢,他若能悔改,也许我还会留那绛雪一命。但他别指望能娶她,就是纳她为嫔御都不可能!皇帝身边不能有这样一个祸患。”
我颌首遵命,欲起身告退。她忽然拉住我,凝视良久,缓缓道,“幸而我身边,还有你。”
承乾宫里格外安静,空气中流动着极力压抑的惊慌和恐惧,宫人们在看到我时,眼神中隐约流露出一线希望,这样寄托众人希冀的感觉,让我双肩一沉,步伐也随之凝重起来。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