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只等圣驾一到便一举将陛下擒住。他见势不妙,遂故意装腹痛如绞,趁府中仆役不注意偷偷从角门溜了出来报信。
他提到,自己曾在提督孙济手下任职,受孙济提拔,而孙济与王玥一向忠君,他不敢有负上峰,故冒死也要将消息传递出来。
当然审问秦氏父子的结果又是另一番说辞。秦太岳态度倨傲,坚定的说是孙济向他父子建议,调派立威营前来守卫,只是为保护圣驾。他从未曾有谋反之意,更无谋反之动机,此事纯属构陷,更要求与孙济对质。秦启方则不发一言,无论问什么,他都只缓缓摇头目视别处。
秦氏父子谋反一事在朝堂上引发轩然大波。众人一面关注审讯结果一面揣测着陛下的意思,最终弹劾秦太岳的奏疏如排山倒海一般呈现于陛下面前。而陛下只是在思考,诏书中应列出秦太岳多少项罪名。
这日,王玥将在秦府清剿的武器种类数量呈报陛下,又请示陛下对于立威营参与谋反之人的处置方式。离开之时,我将他送至殿外,然后提出送他到宫门处。
“秦太岳倒了,陛下下令抄了他府上,查抄出了历年外邦进贡之物,并二十万两黄金,还不算他侵占的田产,光是贪墨一桩就够他死罪的。国库又可以充实一笔了。”他感慨道,不无唏嘘。
我想着数日以来心中所惑,直截了当的发问,“仲威,可否告诉我,你是何时知道这件事的?”
他一愣,惊异的转顾我,“元承这话什么意思?”
“你我既为兄弟,我希望你能对我坦诚相告,如果你不愿,我自然也不勉强。”我回答,“秦太岳供词中提到他没有谋反的动机,这句话,我深以为然。尽管他所做之事罪大恶极,但仍然不能与谋反相比,这是永世不能翻身的大逆之罪,也是最有效致人于死地的罪名。仲威觉得他真的有必要这么做么,何况此事疑点颇多,那张疏如何从壁垒森严的秦府中逃出报信便已令人不解。”
我稍一思忖,又告诉了他当日在秋蕊宅中看到孙济与秦府管家秘语一事,“孙济在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