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式手枪朝腰带间胡乱一别,脚步飞快地扑到了大门前,双手掐着那名日军士兵的脖子用力一拖,闪电般地将那名还在挣扎的日军士兵拖进了屋子里。
翻手从腰后摸出了一柄锋利的匕首捅进了那名日军士兵的喉咙,担任警戒任务的八路军士兵熟门熟路地在那名还在抽搐的日军士兵身上一通摸索,眨眼间便将那名日军士兵随身携带的所有物件掏了个干净,这才笑嘻嘻地朝着另外两名八路军战士笑道:“又得手一个!换地方,咱们接着等鬼子上门!”
“鬼子身上的纸片片掏干净没有?李司令都说了,要收集鬼子身上的纸片片,拿回去就能换子弹!”
“放心吧!这鬼子身上带着的东西都摸干净了,就是不知道有没有用?昨天有人捅了个鬼子小官,从那小官身上搜罗到的纸片片叫杨超看了,说是很有用,换了十发子弹呐!就看咱们的运气了......”
“杨超能看懂鬼子的字?”
“不是跟你说了么,那燕京大学里念书出来的,少说都要能说好几国的洋话......”
(这种战法并非作者杜撰,而是真实战法的描述。此种作战方式,在冀中平原一带被称为‘挑帘战法’,两名、甚至一名手持红缨枪的民兵就能办到。在日军小股兵力袭击村寨时尤为有效,配合地道战、地雷战打法,打得日军胆战心惊,私下总结出三怕——一怕大路踩地雷、二怕地道打冷枪,三怕门帘后头红缨枪)
低声细语地交谈着,几名伏击得手的八路军战士拿着刚到手的战利品,钻过屋子后头墙壁上开出来的一个箩筐大小的窟窿,在各处紧邻的房舍中七弯八拐地转悠了片刻之后,已然不见了踪影......
几乎就在这几名八路军战士伏击得手的同时,蹲在一处屋角内挖出来的大坑里、透过屋角被凿穿的射孔盯着大街上动静的莫天留,慢慢地举起了胳膊,大张着巴掌低声叫道:“来了........准备好......不急.......不急.......推!”
眼瞅着蹲在大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