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督师 > 第一百三十一章 书坊

第一百三十一章 书坊(4 / 5)

》经过编写校对,已经全部完稿。整本书稿共计一百零八章,分为诗、词、曲三部分。里面的文字也并非全部从《红楼梦》里面撷取。曹文焕毕竟不是神仙,《红楼梦》中的诗词也仅是记下了一部分,所以他又摘取了清朝的一些名人的诗词充数,比如龚自珍的“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等等。整部书稿里面还夹杂着他在现代填写的一些诗词。方家是书香门第,宅内自然也不缺少词谱之类的书籍,曹文焕借阅过来,又临时填写一些,好歹把门面充起来了。

有了文稿,现在只差送到书坊印刷了。明朝中晚期,出版业十分发达,尤其在江南地区。明朝时期的刻坊共分官刻、家刻和坊刻三种。其中官刻和家刻属于非营利性质。而相对发达的坊刻却是以赚取商业利润为目的,属于明末小商品化经济发展的正常形态。

出书对于曹文焕来说并不是目的,他是想借出书的由头,一来在江南打出名声,结交达官显贵,能让他偷鸡取巧。毕竟,他现在是以罪官身份来到江南,如果身份不干净,是不可能被官方录用的。二来是通过出书赚一笔银子。进入南国子监只能通过“捐粟入监“,这是一笔价格不菲的数目,曹文焕现在身无分文,如果不能进入国子监,根本没有资格参加今年八月份举行的应天乡试,更别提以后如何如何了。

带着这样的想法,他决定把书稿送去坊刻,与书坊共同赚取利润。

明末南京,书坊如云,大都集中在三山街和太学附近。隆冬寒日,曹文焕穿上棉衣,带着那一沓厚厚的书稿,来到了三山街。

这里属于南京最繁华的地段,曹文焕边走边看,最后选中了一家叫做“两衡堂”的书肆,因为这里的坊主看起来比较忠厚。坊主四十多岁,自称姓赵,曹文焕把来意和赵坊主说了。

那赵坊主看到曹文焕文质彬彬,对他十分热情,不时问东问西,寒暄半天,就是不提稿子之事。曹文焕有些奇怪,但是客随主便,他也没有过多考虑。不过,当赵坊主听说他并不是

最新小说: 在国子监开小卖部 不抢个小娘子,当什么纨绔侯爷? 城南政北 唐女医之诗酒江湖军旅传奇 探花 穿越之,小曼娘暴力驯夫 我一个考古的,怎么就权倾朝野了? 战国之军师崛起 穿越战国成白起 满朝文武都在帮我宫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