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山”。我们山下这个村子每个村子一个山头儿,把这凤凰山给瓜分了。分了干啥呢,开山,不是效仿愚公移山,而是就地取材,要那山上的石头。你们看那些建筑工地里面的石子、石粉,它们原本都是山上的石头。这些石头从山体上炸下来以后,用那种一头尖一头圆的大锤砸成小块,然后放进碎石机里粉碎,上好的青石碎成石子,要大的有大的,要小的有小的,次一点儿的“离皮石”碎成石粉,用来垒砖抹墙。
当时,我们村分到的那个山头,算是我们村主要的经济来源,像我父亲这一辈人,基本上都上山开过石头。
山上开石头,首先要在山体上打爆破眼儿,只有把那些石头从山体上先炸下来才行。那时候都是那种汽油机带的风镐,可能也风镐吧,具体的我也不知道它叫个啥,现在那玩意很难见到了,模样就跟现在工地里用的的那种风镐差不多,不过比风镐的个头大多了,至少得两个人才能操作。
那玩意儿上面有根细绳子,一拉那细绳子,就跟摩托车那脚蹬似的,拉两下那玩意突突突就响起来了,在它的底部,咬合一根六棱钢錾,钢錾大概能有三十厘米粗细,中间是个通眼儿,那玩意运转起来以后,钢錾抵在山体上,两个人扶着,一边扶一边往下摁,凭借汽油机那种生硬的冲击力硬生生往山体里钻,一边钻,一边通过钢錾内部的那个通眼儿,给里面灌水降温。
爆破眼儿打好以后,接下来就是填**,**填完以后压雷管、放导火线。我估计见过雷管的朋友不多吧?雷管跟成年人的无名指长短差不多,比无名指细一点儿,对了,我记得好像跟香烟粗细差不多,外边看上去是土黄色的,咋一看就跟一截发黄的细竹杆似的,里面包着一层铜皮,铜皮再里面就是**,在它的一头儿是中空的,空了大概有一厘米左右,这中空的地方刚好能把导火线插进去,这导火线就是专门给这种雷管设计的。导火线是那种绳状的,麻花儿似的,几十股拧在一起,跟绳子一样结实,比香烟细一号儿,点起来燃烧很慢,但是点着以后很不容易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