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全部准备停当,这时候,一更天已经快过完了。
当时那个年月儿,虽说兵荒马乱,也是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因为西洋货大量流入,村里也不兴打更了,有条件的富户,弄个座钟放家里,当然了,一百户人家里,不见有一个,特别是这个闭塞的小山村儿,即没打更的,也没座钟,全村儿人就靠着听鸡叫、看日头,自己个儿揣摩时辰。
我太爷跟我爷爷,每个人身上都有块怀表,还算不错,掏出怀表看看时辰差不多了,我太爷让歆阳子开始作法。
歆阳子让我奶奶坐在香案前的椅子上,用一根青布条把我奶奶的双眼蒙住,又让我爷爷回屋把那两孩子,也就是把那对童男女领出来,男左女右站在我奶奶身边。
两个孩子可能来之前歆阳子已经交代过他们,非常挺听话,站到我奶奶身边以后一动不再动,规规矩矩的,就像菩萨身边的两个仙童似的。
这就要正式开始作作了。我太爷跟王草鱼两个每人一条椅子,其他人站在院里,大气都不敢喘,瞪大眼睛的看着。
歆阳子首先走到摆着香炉供品、酒菜的香案前,抬手拿起三根线香,对着蜡烛点着后,插进了香炉里。
香炉后面,放着道家三清牌位,歆阳子双手掐道诀,微闭双眼,青烟缭绕下,对着牌位嘴里一通默念。
念完,睁眼抬手,拿起桌上的拂尘,从拂尘上拔下两个根长鬃,就着蜡烛烧成灰,扔进桌下盛着活鱼的盆里,这时候,盆里面的活鱼还在水里游着,然后把活公鸡抓过来,用针在鸡冠上扎出血,滴进盆里几滴,公鸡交给我奶奶身边的童男抱住。再抓母鸡,在母鸡翅膀下扎出血,滴进盆里,母鸡交给童女抱住。当然了,两只鸡都是提前捆绑好的,要不然没这么老实。
两张黄纸,夹住那张“开眼符”,再次就着蜡烛点着,一边烧,歆阳子捏着一角,在我奶奶头顶一边绕,嘴里还一边默念祷文,绕足七圈,黄纸烧完,祷文念完。
一转身,掐一个道诀,先给三清牌位躬身,然后跪倒,双手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