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第四道防线了,第一道防线的红军就会留下少量的兵力在坑道中与我们纠缠,主力则乘夜撤入第四道防线……接着还会有第五道、第六道……摆在我们面前的就远远不只是三道防线,而是无穷无尽……直到把我们的兵力消耗殆尽为止!”
这一来会议室里的干部们都傻眼了……他们万万没想到这看似简单、平凡的防御工事里头还会有这么多的文章……而且这些文章还是既简单又实用,就像是为我们的优势也就是空中力量量身定做的,使我们的空中力量完全就无法发挥出应用的作用!
不过这似乎并不奇怪,要知道当年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志愿军对阵以美军为首的联合*时。就是在基本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打的,所以他们的战术自然就是尽可能的避开敌人的空中打击,打到最后就会变成步兵与步兵之间的消耗战……而这却又是美军的短处!
简而言之……这其实就是兵法中的“扬长避短”,当年的志愿军可是用这方法只凭着小米加步枪就将拥有飞机、大炮的美军死死地挡在三八线之外的……
而现在的我们……似乎就站在当年美国佬的位置上,虽然掌握着制空权,但却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不打就是认输,打吧……我们的兵力又明显不如红军,打消耗战那是消耗不起,结果还是输!
这时我不禁有些理解这刘国彦为什么会坚持御敌于国门之外了,原来他还是有方法的……
只不过我随后很快就意识到……这反倒会让我军处于更大的危险之中。原因是这种方法也许会适合五十年代的抗美援朝战争。也许会适合朝鲜的山地……但却不一定会适合中国……
一方面是因为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美军的战斗力轰炸机等还是处在佩刀、黑寡fu那样的水平上。而现在的苏军都用上苏27了……科技的高度发展使得战场出现了变化,曾经能够对付美国佬的战术现在也就不一定能对付得了苏联!
另一方面……朝鲜战场那是到处都是山地,对美军来说同样也是交通不便补给困难……而中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