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我好怀念儿时那香喷喷的肉粽子,好想念远在福建打工的妈妈。
记得小时候,每逢端午节,妈妈就会在厨房里早早的忙碌,为我和弟弟做好吃的肉粽子,她也会吩咐我到农村的田耕上摘一大把桐梓树叶子,拿回来包粽子用。而我就会唱着儿歌,哼着小调去摘很多很多叶子。
我将从树上摘下的叶子拿给妈妈,妈妈总会奖励我一个糖果。我站在她身旁,一边吃糖,一边看着妈妈将糯米掺上一点玉米和肉丝,捏成小团团包在桐梓树叶子里。而刚从外面玩耍回来的弟弟,就撒娇的对妈妈说:“妈,我要吃那,我要吃那!”(弟弟由于小,还不知道妈妈放进锅里的是粽子。)妈妈于是蹲下身来,抚摸着弟弟红彤彤的小脸蛋亲切的说:“乖乖,一会就熟了啦!”
时间过得很慢很慢,我和弟弟坐在厨房里的椅子上仿佛过了很久很久。终于妈妈把蒸熟的一团团肉粽子放在桌子上,肉粽子用洁白的瓷碗装着,还冒着热气。我和弟弟不管三七二十一,像馋嘴的小猫,伸出小手就抓起一个肉粽子狼吞虎咽的吃起来,完全不顾粽子会烫伤我们的嘴唇。
我们一家人吃完香喷喷的肉粽子后,妈妈和爸爸就会带着我和弟弟到镇上的河边看人们划龙舟。那时我和弟弟看着船上的汉子拼命划着木浆,向前方冲刺,木浆掀起阵阵的水波。我们就“呼哈呼哈”的尖叫着为他们加油、呐喊。爸妈看着我和弟弟高兴的样子,总是会露出会心的笑容……
可是时光像流水一样静静的流逝,没有踪影,不曾停止。为了生活,为了让我和弟弟能好好的读书,爸爸妈妈去了离家千里的外地打工。而我也随着岁月的远去,渐渐长大,成了一个壮年,有了自己的学业和追求。我也开始从书上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投入汨罗河的屈原、为了纪念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的孝女曹娥。而吃粽子、划龙舟、佩香囊都是端午节的一些习俗而已。
仔细想来,这几年的端午节,我都是在外面吃各式各样的粽子,但我知道没有哪一个比妈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