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牵制夏侯霸的主力,为李严攻击并州分担压力。
魏霸和几个幕僚一商量,就明白了诸葛亮的用意。这份诏书一发,马忠和诸葛亮当然不会有异议,肯定会出兵牵制魏军,如果一来,李严就只要面对司马懿,他再不出兵,就说不过去了。身为大将军,身为陛下御驾亲征之役的主力战将,在其他各路大军已经牵制了魏军最强悍的夏侯霸所部的情况下,如果还不能出兵建功,他还有什么脸面可言?
可是,李严实际面临的压力要远比看起来的要大,诸葛亮不会真的这么好心,让马忠和诸葛恪给他做策应,这几个人中,真正能出死力的大概只有孟达,可是孟达实力有限,怕是吸引不了太多的魏军。而实力最强的魏霸远在青州,鞭长莫及,李严要攻占并州,面对的压力依然不小。
司马懿的骑兵数量的确没有夏侯霸多,可是他却不见得比李严少,而且他是守,李严是攻,先天的又占了便宜。李严要想取得兵力上的优势,只有增兵一条路,而现在蜀汉还没有动的兵力只剩下陇右的姜维,可是如果让姜维参战,恐怕也正中丞相的下怀。
李严是进也不行,退也不行,被丞相逼到了死角。
而他一旦出了潼关,率大军在外征战,一时半会的大概也顾不上长安,这也给了丞相重新掌握长安的大好机会。
“丞相果然是长袖善舞,算无遗策啊。”魏霸感慨道。
虞汜不以为然:“可惜,只是在朝堂上。”
魏霸笑了一声,没有再说什么。虞汜也有些无奈。不错,丞相的算无遗策只在朝堂上,与朝堂上的成绩相比,他在战场上的表现只能说差强人意。可是战场的一切终究只是暂时的,终究还是要回到朝堂上去。在战场上摧枯拉朽,战无不胜,在朝堂上却输得鼻青眼肿的人太多了。
拿刀的终究玩不过拿笔的。
“提醒大将军一声吧,我们现在能做的也只有这些,希望他能自求多福。”魏霸对杨戏说道:“给长安回复,就说一切照办。”
“喏。”杨戏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