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那些路全是山路,小股人马可以走,大军行动不便,更无法携带大型辎重,仅靠随身携带又远远不够。”
周羽哦了一声,不吭声了。
魏霸也想过周羽的办法,本来觉得可以是个奇招,不过在经过基本的测算之后,他也放弃了这个计划。正如赵广所说,这条路不适合大军行动,很难保证及时赶到房县。
“我觉得可以。”麋威盯着地图看了半天,忽然说道:“我们去房陵,并不一定要替孟达解围。现在最担心的不过是孟达准备不足,在司马懿的猛攻之下心理迅速崩溃。只要我们出现在房陵周围,对孟达来说,就足以鼓舞他的士气,帮他撑过这段时间。这种情况下,小股人马起的作用未必就比大军差多少。”
魏霸眼神一紧,突然眼前一亮。他发现自己这些曰子推演得习惯了,思维也有些机械。一直想着要么攻洵口,要么取其他的路赶往房陵,着眼点都在于交战,却没想到这个时候对孟达来说心理上的支持也非常重要。
换句话说,他太着眼于客观条件的比较,而忽略了主观心理。麋威对作战不怎么熟悉,可是他精于商业,最重要的就是心理战术,要不怎么叫无商不歼呢。
麋威的话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魏霸的脑子立刻飞速的运转起来,双方的各项因素在他的脑子里迅速比较着,很快得出一个新的方案。
“我们取道上庸,然后兵分两路。一路以精于山地行走的蛮兵、羌人为主,越过竹山和白马山,直奔房陵,声援孟达,另一路由上庸向北,道木兰塞的背后,从背后对木兰塞发起攻击。”
赵广眯着眼睛想了想:“木兰塞也不是好打的,五千人,还要分兵两路,又翻山越岭,很难隐藏行踪,就算到了木兰塞,也攻不下啊。我看不如先绕到洵口背后,击破申仪再说,然后全军赶往木兰塞,胜率会大得多。”
魏霸摇了摇头:“你这个方案虽然保险,却过于持重。木兰塞和洵口相距三十里,正是前后军的阵势。前面有申仪掩护,木兰塞的魏军应该很安心。先破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