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问到。
众将也是心有不明,闻徐晃问起,皆仔细听着。
“逍擒此人,如囊中取物,杀他不过是举手之劳,但要栾提羌渠心服,使匈奴臣服于我、归于王化,绝非易事。此次北伐匈奴,只在于此!”黄逍言于众人道。
站在高处,黄逍在诸将的陪同下,望着近三万的匈奴俘虏,却是紧皱双眉。
“主公可是为粮草之事愁?”戏志才于旁问道。
“知我者,志才也!如今添得这近三万的俘虏,我军粮草已见捉襟,若再得些时日,怕是要为粮草而愁。”黄逍愁眉不展,苦笑的道。
“主公,这有何难,忠有一策,既可解此难,亦可为主公搏一善名。”戏志才见状,却是微微一笑。
“哦?有此良策,怎却不早道来?快快教于逍!”如此两全其美之事,黄逍焉能不急求。
“很简单,尽放俘虏!”
“什么?尽放俘虏?”黄逍一惊,转瞬道:“莫非”
“主公英明,既已知晓,且去办便是!”戏志才微笑着道。
“志才真乃逍之贤助也!”黄逍言罢,兴冲冲的奔下面的战俘之地走去,诸将疑惑的紧随其后,尽释俘虏?这又是什么良策?
“匈奴的兄弟们,经过先前的战斗,想必你们也知道了本将军是何人!不错,本将军乃是大汉雁门都骑尉黄逍!虽本将军与你匈奴开兵见仗于这大草原之上,然此并非本将军之意,皆起于尔等先乱我边境,是以不得以而为之,实乃欲求一方之平安尔!本将军已与你匈奴单于栾提羌渠言过,若是你我双方能同修与好,本将军定当颁布法令,允匈奴与本将军治下雁门郡通商,互通有无!以安民生、慰民心!”
黄逍站在搭立在众俘虏之中的一高台之上,纵声侃侃而谈,
“尔等都是好军兵、好百姓,不幸被栾提羌渠所逼,抛家弃子,来到军中于本将军相抗,今日被俘,家中父母、兄弟、妻子必定倚门而望,忧虑万分,如今,本将军放尔等回家,以安家人牵挂之心!”